程愛軍這次如乳燕投林,直撲了過來。程愛華也有些想過去,卻又撐著長姐的面子有些扭捏。樊香沖她招招手,“過來,我們娘仨兒一塊抱個。”
程愛華明顯腳步輕快起來,卻拿捏著步子過來,被媽媽一把抱了個滿懷。媽媽衣服上有一種好聞的肥皂的味道,清爽,溫暖,程愛華忍不住蹭了蹭。
三個人又抱了會兒,樊香覺得腳都有些麻,這才摸了摸兩個孩子的頭發站了起來,“把我們的東西裝好,我們還要返回燕京。你們是跟著我一起去還是在外婆家住幾天?”
“跟著媽媽。”
三人就跟著一起坐上了火車,這次仍然是一等座,他們就在崔教授隔壁。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程愛軍上火車不久就睡了,程愛華又掏出了她的課本看,樊香則繼續寫她的小叮當後面的故事。
中途崔教授起來活動,經過他們座位,看這娘兒兩個都在看書,這種行為與他這一路過來看到的人差別太大了,樊香回答他問題時的怪異感又升了上來。
停下問他們:“冒味打擾一下,我能知道兩位女士在看什麼和寫什麼嗎?”
樊香母女站了起來,樊香先回答,“我在寫一個以兒童為主角的故事,出版用的。”
程愛華則翻到她看的課本封面展示了下,“我在看初三的課本。”
崔教授那種怪異感更重了,據彭老先生說這個樊香女士原來和他生活在村子裡,是一個農婦,做衣服的技能很高,要為他做衣服。但現在還會寫書,這真是令人驚訝了。
就是那個小女孩,看她年紀,不過十一二歲,已在看初三的課本。世上天才的孩子很多,這且不算什麼,可在祖國轉了一圈,他已瞭解了許多事情,現在考大學要推薦,交白卷還光榮。這種氛圍下,年紀這麼小還這麼自制學習的孩子,可實在太少見了。是受她媽媽的影響嗎?
他問:“我能看下您寫的故事嗎?”
樊香把稿紙遞了過去。崔教授拿過稿紙看了起來,字寫得一般,只能算是端正,這與字的主人出身於一個農婦的地位相符。
不一般的是故事,寫一個叫小叮當的小男孩到了共産主義時代的生活與見聞,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本想隨意翻翻的,越看崔教授越想看,強忍著還要讀下去的意願,他直接後退坐在了自己車廂的沙發上,砰一聲,他的腿撞到了車廂,樊香都替他疼,可他卻恍若未聞一樣。
程愛華不由挑起了眉,她知道媽媽的故事好看,可一個著名的教授也會被吸引成這樣,總覺得高高神壇上的人走到了地上一樣。
她放下了手裡的書,小聲和媽媽說:“崔教授原來也這麼喜歡看兒童文學。感覺好有意思啊。”
譚司長更不用提,能讓一個諾貝爾獎物理獲得者這麼喜歡讀的書,如果放在宣傳上,完全可以以此為宣傳點,題目他都想好了,“諾貝爾獎得主最喜歡的書。”
想到這裡,他不由看了一眼樊香的方向,這個樊香同志太讓人驚訝了,不是本職工作的菌種培育及寫書有了這麼大的成就,他不禁對她的本職裁縫有了絕大的信心。
一邊想著,他問:“崔教授,您腿怎麼樣?我去取點雲南白藥給您好嗎?”
“先別說話,等我看完稿子再說。”
樊香三人:“。。。。。。”
卻不知崔教授越看越驚訝,宏大的社會背景設定,嚴密的邏輯性,種種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的生活細節,讓人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作者在那個時代,享受著身邊的一切後對周圍生活的描述。
有些事情,據他所知是花國正在秘密進行的專案,如果這不是個故事,他都要懷疑是樊香竊取了情報,又漫不經心寫到了故事裡。
稿子裡有些出現的事物則是他連想象都想象不到的,有些方面,不得不說也給他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思路。
他想,好的科學家與好的家有兩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具有超高的想象力,還有,都要有極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不過科學家是把想象變為現實,家把想象變成,形成一個書中的世界。
有了崔教授這句話,三人都不再說話,惟恐打擾了他。只譚司長心裡的驚訝如同波濤翻湧,他決定回頭也一定要看看樊香到底寫了什麼。
譚司長輕手輕腳走出,做了個動作後有人走開,過了一會兒送過來一瓶藥。
三人這次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等著崔教授看完。卻見他連動都沒動一下,就維持著那個姿勢直到讀完了手中的稿子抬起頭。
譚司長上前,“崔教授,您要愛惜您的身體,來抹點藥吧。”
崔教授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我要盡快再見首長一次,首長沒時間,其他負責的領導也行,這本書不能出版。”
他這風馬牛不相及的話,把樊香三人都說懵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沒有寫到女主大顯身手,因為突發的腦洞寫成了這樣,我覺得這樣更好,希望大家還看得愉快。只是離完結又遠了一點點。
大家猜測下崔教授的理由,其實已很明顯了,這次參與競猜仍有紅包,在下章發表前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