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兒是個很有心機的丫頭,在被送到長公主宮後,還能三番五次地‘偶遇’皇帝陛下,但顧嶽每次被‘偶遇’後,病情都加重不少,這讓長公主非常惱火,找了個小錯,把她打發到了冷宮,照顧先帝一個瘋掉的妃子去了。
小皇帝最近略顯張揚的恩賞有加,亦或是突然的冷漠疏離,吸引了霍光的一點注意力,他覺得這個少年天子,不像他長得那樣清雅平和,內心還是有稜有角,善用帝王之術駕馭大臣的,心下便更加多了份小心毅毅,言談舉止更是規矩萬分。
顧嶽躺在床上,心裡直吹氣,這霍光,還真是難搞,自己無論接近或疏離,在他那兒,統統都是小孩子的把戲,根本就沒多想一個字。
顧嶽坐到了鏡子前,看著還稍顯稚嫩的臉,想了大半天,決定細水長流,滴水石穿,把上一世拍戲時學到的追求愛人的招數,統統在這位正人君子身上試一遍。
霍光坐在書房裡,把一塊精緻的玉腰釦放在了一個匣子裡,這已是陛下賞地第十二塊了,兩年來,小皇帝每隔些時日,便要賞賜給自己一個玉腰釦,看了眼不同顏色的十二隻玉腰釦,霍光的臉色很是迷茫。
縱使自己再博學,也猜不透皇帝所賞禮物的蘊意,若是束冠,還可理解為要自己做好首輔,管束好臣民,但是這腰上的東西,難道是讓權力越來越大的自己收斂再收斂嗎?
顧嶽站在鏡子前,十六歲的少年已全面長開,寬闊的肩膀,細瘦的腰,劍眉入鬢,雙眸深深,在一身紅衣的映襯下,更加地卓而不凡,英俊風流。
那十二塊玉腰釦,送得可夠明白了吧,顧嶽扯了扯嘴角,轉身,走了出去。
大殿氣氛已經很久沒這麼熱鬧了,因為無論什麼事情,皇帝陛下最終採納的,都是大將軍霍光的意見,同為輻政大臣的其他三位,在大事上的決策權,在慢慢地被邊緣化。
但今天這三位似乎很是興奮,口裡雖然義憤填膺地怒斥這是謠言,但閃爍的眸子無不標明著,我們很期待。
顧嶽低頭,輕蔑地笑笑,不就是昭帝的兄長燕王劉旦散佈謠言,說昭帝年幼,是別有心機的重臣仿呂後,弄了個假小兒冒充皇室血脈,以圖謀不軌嘛。
一箭雙雕,直指少年皇帝劉弗陵和首輔權臣霍光。
直接忽略掉看起來唾沫四飛,為少皇帝出謀劃策的其他人,顧嶽抬頭,看了眼立在最上位,卻面沉似水,一聲不吭的霍光。
“此事,交由霍愛卿去查,一旦查實,嚴懲不怠,卿可權宜行事”。
霍光看過來,面上稍有驚訝,但很快斂去,很是恭敬地磕頭領了旨。
各方都在行動。
顧嶽明顯感到,自己寢宮外面偷窺的眼睛越來越多,這位長公主,在看到自己的榮寵不如霍光時,滋生了一個瘋狂的念頭,換掉皇帝。
但唯一讓顧嶽擔心的便是,這防不勝防的來自背後的暗箭,昭帝雖然有暗疾,但以顧嶽的感覺,只要保持適當鍛煉,即使再弱,也不至於自十六歲起,便突然加重,這,裡面又有多少算計呢?
顧嶽環顧了一圈這金碧輝煌的皇宮,第一次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
這種背後長眼睛的感覺實在是太不妙,顧嶽支著額頭,在回憶了宮鬥的n種方法後,終於敲定了最後的方案。
昭帝十六歲的生辰,顧嶽很是親暱地把一切交給了長公主打理,自己則在據說是長公主親自為弟弟煮的一碗麵裡,悄悄地把袖子裡的一包粉末倒了進去。
一陣劇痛襲來,顧嶽誇張地一頭載倒在地上,滿頭大汗。
“陛下”,一道人影急急地跑了過來,伸出胳膊,把顧嶽從地上拉了起來,抱在懷裡。
感到摟著自己的兩條胳膊微微發抖,顧嶽不禁在心裡暗笑,只想拿掉長公主,不料卻還有意外的收獲啊。
“快傳太醫”,霍光的聲音很是焦急,平日裡的四平八穩早已不見,他鐵青著臉,朝禦林軍統領吩咐道:“今日參加晚宴之人,一個也不許走,傳廷尉,連夜審問”。
夜色籠罩的皇宮燈火通明,兵甲林立的審訊和集了全部太醫救治皇帝的工作同時展開。
遠處不時傳來宮女禦廚的慘叫,近處二十幾位老太醫一籌莫展地竊竅私語,最終只能判斷是中了毒藥,至於是什麼毒,卻是再也診斷不出。
顧嶽緊閉雙眼,心裡卻哈哈大笑,所謂的毒藥,只是自己燒了只小臭蟲夾雜了花粉而已,對其他人,一點用沒有,但對昭帝,卻是最為過敏的東西。
這個秘密,只有昭帝和他死去的母親知道。
但肚子會痛,卻是真的,在挺過了幾波疼痛後,顧嶽終於累極,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來時,宮殿裡靜悄悄地,他坐起來,卻看到一個人坐在床前。
霍光身體筆直,雙手規矩地搭在腿上,雙眼閉著,紋絲不動,不知是睡著還是醒著。
清俊的容顏,帶著絲絲疲憊,看上去有一種脆弱的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