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直到禮儀社問他,碑文內容。
那一瞬,他淚如泉湧。
這個人,將一生都給了他們母子,可是終了,卻是無妻無子,無名無分,無人立碑。
於是,他酸楚而堅定地,說出刻在心底,最深刻的情感認定——「子知禮叩立」。
年複一年,記掛於心,囑咐後人,別教他荒煙蔓草,無人祭掃。
《全書完》
後記
有沒有一種結局,它明明從廣義、從狹義的角度來看,都是完美收尾,但你看完卻縈繞著淡淡的惆悵情懷?有的,這一本就是。
至少你問看過的人,一百個裡會有九十九個人告訴你,它是happyending,但我猜,多數人看完還是會産生一點點酸楚感?
這就是我想給大家的趙之寒。
一個陰暗、悲觀、負面又極端,但是看久了、看懂了,會讓你感到心微疼的男人。
這一整本,幾乎九成都著墨在男主角的心理刻畫上,我幾乎都想把書名叫「趙之寒的一生」了。(最好是)
原本我以為,這輩子應該不會完成它了,這個角色最早出現時,是十年前的《叛逆》,那個時候腦中有太多故事在排隊,於是擱著、擱著,不知怎地,就擱到忘了。
之後想起,要再提筆也已經沒fu了。
再後來,一路擱到二十週年的填坑年,莫名地想起這一坑。
基本上,這本書前十章的設定,幾乎與當初的架構相差無幾,我盡可能地不作變動完成它,但是——你們知道的,人家我從良(?)這麼久了,要再當回後娘,對孩子下狠手好不習慣啊,一邊寫心裡一邊在哀號:安娘喂,這麼變態的東西,我當初怎麼想得出來!!
結果被某友吐槽:「你居然現在才知道你很變態?!遙想那個≈……」
我:「……」唉,往事已矣,莫再提,莫再講。
我只知道,人家現在金盆洗手、放下屠刀、一心向佛了,如此毀三觀的劇情實在好糾結啊!光楔子我就糾結一個月下不了筆,以前的我好像真沒那麼俗辣,怎麼狗血怎麼來,沒在怕的。
是的,聰慧如你們,應該看得出來,前十章跟後五章的差異(就說我現在潛心向佛了咩),不過話又說回來,都已經虐了趙小寒這麼久,愈虐愈上手,默默覺得這人天生自帶悲劇色彩,悲劇人生才是他的路線嘛……(說好的一心向佛呢?)
好,最後的最後,我擠這篇後記出來,只是要當分隔線。
看完書後,如果你還意猶未盡,別走開,後面還有驚喜小彩蛋。
(其實根本就是作者自己寫完之後,情緒抽不出來,隨筆又寫了幾篇生活二三事,撒撒糖,甜甜大家。)
幕後花絮·生這公的
生命的意義,在於傳承。
趙小寶一歲半時,趙之寒首度對這句話,有一番體悟。
那天,他坐在客廳處理一些昨晚帶回來的公事,聽見廚房傳來尖叫聲,已經完全習以為常,不必問發生什麼事,處變不驚地拿起拖鞋往聲音發源處行進。
坐在地板上玩小車車的小崽子,歪頭研究了一下爬過來的小生物——活的,會動,有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