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正確的不一定是科學。”
換句話說,餘辰選擇了自己人生的信仰,是科學,但他沒覺得所有人都要遵循著這種想法。
進行科學研究,尤其還社會科學類研究,無可避免地有很多假定來遵循,從而簡化對科學問題的解釋模型的建構。
只要有假設和現實不一樣,那就意味著很大可能是無法得到完全正確的結論。但是作為科學,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給人類帶來進步,就是十分了不起的貢獻。
同樣的,餘辰從來不否認奕寧是正確的,但是他只是沒有承認奕寧技能以及研究的科學性罷了。
簡單來說,餘辰是支援奕寧的,而且他從來沒覺得科學家和法師的身份和思想,是阻礙兩人之間的因素。
餘辰打算好午飯的時候聊一聊這件事,午飯前的時間,餘辰想要繼續鍛鍊一下用精神力量駕駛飛船的能力。
現有的星際技術已經可以允許駕駛員與飛船的精神連線。
但是,這樣的飛船操作方式對駕駛員心性要求十分高。
倒不是說駕駛員一定要積極向上,而是說要讓情緒一直處於沒有太大波動的狀態,。
換句話說,要開心就一直要開心,要難過就要一直難過,開心、難過是人類情緒中比較極端的狀態,所以要一直保持極端的狀態,這要求太反人類了。
就正常情況而言,沒有太多情緒,不容易開心、不容易難過,時刻保持理性的人更適合做飛船駕駛員,因為這樣能保證人的大腦神經能夠和精神控制的介面更好點地契合在一起。
當飛船的控制系統和大腦神經系統連線在一起的時候,飛船就相當於人類外接的左膀右臂。
這樣操作起飛船來,就很容易,比古早地球時代的自動擋汽車還要好操作。
畢竟,有誰不能夠控制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呢。
很顯然,餘辰不是沒有情緒的人啊。
他從小小的講師開始做起,愛崗敬業、愛護學生、熱愛科研,每一個特質都是極大熱情的代名詞。
所以,即使餘辰情緒穩定,但是架不住情感充沛,天生的一副熱心腸啊。
最終,餘辰沒有透過特種飛行員的考試,只能靠最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駕駛飛船。
在星際時代,具有特種飛行員的執照,就是官方准許的,可以透過精神力量控制一艘飛船在宇宙中的行駛。
餘辰沒能乘上科技時代的東風,幸運的是,現在星際飛船的科學技術水平、隨身系統的幫助,徹底解放了餘辰。
即使作為手工操作駕駛員,他也能不受飛船駕駛的限制,自由出行。
並且,餘辰發揮了科學家的創造能力,加上資金充足,餘辰將製造飛船所有的材料混合了微型攝像頭,簡直為飛船的執行,提供了萬全的保障。
餘辰從來不行無準備之仗,所以飛船就被改成了傻瓜也能駕駛的超智慧模式。
更何況,出於安全考慮,沒能學會操作飛船的最高水平,但是餘辰會修飛船,每次出發之前,餘辰都會檢查所有介面,確保出行的安全。
喜歡總裁說我玩兒遊戲時候可帥了請大家收藏:()總裁說我玩兒遊戲時候可帥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