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二話不說撩了袍子就在老人面前跪了下去,馮氏亦然,琇瑩兄妹也忙著跪下,聽到男人低沉地道:“兒子不孝,叫母親憂心了。”
周老夫人見著跪在面前的一家四口,抿著唇眸光閃動,心中有氣又有著抗拒。餘光卻掃到四人身後還站著位高大的男人,竟是馮氏兄長——
護國公!
老人眼中情緒更加洶湧,握著柺杖的手一緊,沉聲道:“這是做什麼,快起來。你媳婦身子還弱,一路來顛簸,哪還受得了跟著你這般。”
她言不由衷,面上卻是再慈祥不過,眼眶甚至泛紅,倒做足了久別相見後的傷感。
周振這才應一聲,去扶妻女起來,老人也跟著虛扶馮氏一把。馮氏忙再拜了下去。
周老夫人便穩穩架著她手:“別再多禮了,這些年你在外養身子,受苦了。”說著,又看向琇瑩。
見她穿著粉色小襖,小臉圓潤,一雙眸子極亮極清,倒是十分討人喜愛的乖巧樣子。最重要的是,老人透過她的面容,看清她與兒子有四五分相像,總算是疏解了心頭最重的那份狐疑。
她抬手就把精雕細琢的小姑娘拉到身邊來,再又細細打量幾眼說道:“這就是窈窈吧,也苦了你這些年陪著你娘親了。”
琇瑩朝老人工整福一禮,輕聲回道:“祖母言重了,孫女不孝,久未在祖母身這盡孝。”
她乖乖巧巧的,禮儀一點也不差,絲毫看不出是在小官小戶人家養大的,倒是有著世家嫡女的作派。
周老夫人面上的笑容真切不少,但琇瑩看得分明,這笑根本不達眼底。
119得罪
周老夫人的表現讓琇瑩明白,對她們母女是帶有隔閡的,面上一套心裡一套罷了。
她不動聲色,只抿嘴微笑,圓潤的小臉也顯出幾分羞怯來,是正常孩子見到生人的那種拘束。
老人略看她幾眼,便也就不再盯著她了,轉而向後方的馮譽要行禮。
馮譽側了身,未受她的禮,末了朝她一拱手:“跟著妹夫送她們母女回來,打擾老夫人了。”
“護國公言重了。”老人微笑著,“您能來,老身只有高興的,說起來,也許久沒見著了。親家老太爺與老姐姐可還好。”
她嘴中說的兩人是老護國公和馮老夫人,琇瑩的外祖父與外祖母。
馮譽頷首:“勞您記掛著,兩位老人身子硬朗,前兒聽到妹妹身體好些要回京,還說改日要到府上叨嘮。”
周振聽著他一本正經的胡縐,也是佩服這個大舅兄的。
老護國公那邊怕是還不知道女兒回京的。
周老夫人與他交談兩句,已經探底了馮譽的態度,這就代表著馮家的態度。他們馮家是強勢必定要護住馮氏。
她想到兒子那日給她看的信,心頭那些不舒服再度湧起。馮氏可是在沈家與那個沈洪相處了近十年!
誰知道到底有沒有首尾!
可礙著馮譽正虎視眈眈的就看她是什麼回應,面上一點兒也不敢顯露不滿。
護國公府雖是和他們周家成了姻親,但論真了,武安侯府與護國公府的地位是根本不對等的。護國公府如今可還有位女兒在宮中當著貴妃娘娘,她就算為了兒子,再不能忍也得忍了!
明白馮譽的意思,她面上笑容絲毫不減,說道:“哪能叫兩位奔波,改明兒老身去給他們請安。”
“您言重了,我們兩家不是外人,這般說可是生份了。兩位老人聽著也難過不是。”馮譽與她虛與委蛇,皮笑肉不笑的。
周老夫人也沒啥好再說的了,臉面功夫須得做全,忙叫二房與三房一眾來與母女相認。
琇瑩被引著一個一個見禮,眾人倒是都與馮氏相熟悉的,一時間氣氛十分熱烙。引見下,琇瑩很快就分清了周家二房與三房的長輩和堂兄堂姐妹們。
二房是庶出,二老爺如今在她爹爹身邊做副將,妻子姓劉,是縣令之女,育有一子一女。三房是與她父親同胞的嫡幼子,她嫡嫡親的三叔父,如今也在她爹爹身邊做副將,妻子孃家姓廖。是大理寺寺正家的女兒,亦有一子一女。
除此之外,二房並沒有妾室有孩子,三房倒是還有個庶女。這樣排輩下來,她在女孩子裡排了第四,所有小輩中又和二房裡的周嘉楚同歲,但也小了一兩個月。
所以她是從沈家的老大,成了周家的老小。
琇瑩算得眉毛微挑。
這可好了,天天盼著長大,眨眼間感覺自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