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也驚的手中的茶碗掉在地上摔了個粉碎,茶水全灑在了前襟還不自覺,喃喃自語道:“畝產十石,那我大周豈不是再無饑饉之患。”
曹彬在花廳裡來回的踱步,跟沒頭的蒼蠅一樣。好大一會才算冷靜下來,坐在椅子上。忽然他一拍大腿,問道:“大郎,這些莊稼什麼時候播種?”
“夏初冬麥收割後,便可種植了。”
“如今將要入冬,卻是來不及了。”曹彬遺憾的咂摸咂摸嘴。
李程笑道:“如果只是測一下產量,我倒是有個法子。”
曹彬雙眼一亮,自己認的這個兄弟見多識廣,說了有辦法,一定可行。
“大郎有何妙策?”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兄長可知唐時的溫湯監?”李程微微一笑,覺得自己若是拿著把羽扇搖上一搖就完美了。
其實溫室出現很早,反季節蔬菜更是可以追溯至秦朝。秦朝的大事件“焚書坑儒”便涉及此事。
據東漢學者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中記載:“秦始皇)乃密種瓜於驪山陵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視。”結果這些儒生看了冬天結瓜的稀罕後,全被就地坑殺了。
而《漢書·召信臣傳》則明確記載了古人吃反季節蔬菜一事。召信臣是當時有名的奉公守法的官員循吏),當時皇家蔬菜特供基地“太官園”種植反季節蔬菜,每年開支很大。召信臣便建議不要這樣:“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於人,不宜以奉供養,乃它非法食物,悉奏罷,省費歲數千萬。”
“蘊火”是一種不起火焰的燃燒方法,其目的是為室內增溫,利於蔬菜生長。
召信臣稱反季節蔬菜是“非法食物”,不能吃,顯然這是大忽悠,其真實目的是勸皇家不要太奢侈。但是為皇家生產、供應反季節蔬菜,在兩漢時期均沒停止。
到了唐朝,司農寺下屬的溫湯監更是利用了天然的熱源——溫泉,來種植瓜果蔬菜,“於京兆府昭應縣西(今陝西臨潼一帶)溫泉處,設監一員、丞二員,掌湯池、宮禁、防堰及修排程;近湯之地所潤瓜蔬,先時而熟者,以薦陵廟。”在冬季萬物凋敝時,能得到皇帝賞賜的一把青菜,那是相當的有面子。
在唐以後至大周,溫室和反季節菜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了,而且成為了寒冷時節的奇珍。更有心思活絡的人,利用溫室在寒冷時節種植花卉,賣給富貴人家,獲利豐厚。但由於當時溫室的成本高昂,註定不是平民能日常享受的東西。
對於溫室,曹彬自然並不陌生,由於他的身份高貴,冬季總能得到不少來自皇家賞賜的瓜果蔬菜。
“大郎的意思是用火室,嗯,倒是可行,只是怕靡費不少。”曹彬想到溫室的花費,也是有點牙疼。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溫室的技術對於高官顯貴自然不是什麼秘密,由於古代沒有透光又密封的材料,以至於需要耗費巨量的燃料作為熱源,這也讓種植出的蔬菜因為缺少葉綠素而變得發黃,看起來也沒有綠油油的菜葉讓人喜歡。
“我有一法,可以節約不少的燃料費用,不會太費錢財。”
李程說的東西就是現代溫室大棚用的塑膠薄膜,既經濟又效果好。
曹彬喜道:“大郎此言當真?”隨後一拍額頭,又笑道:“愚兄卻是又錯了,大郎向來言出必踐,說有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