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況皺了皺眉頭,道:“若是封禪之典禮能夠順利完成,那麼大王心喜之下,華夏學宮之中自然會有魯儒一席之地。”
討價還價嘛,這也沒什麼。對於荀況本人來說,既然被趙丹選中來籌備這個封禪大典,也早就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畢竟荀況也很清楚,只要這個封禪大典一舉辦,那麼儒家作為封禪大典的主導者,肯定能夠從中獲得無窮的好處,說不定就可以一舉壓過其他諸子百家,成為整個趙國的主流思想。
要知道在這些年來,華夏學宮之中的思想交鋒可是極其激烈的,許多其他學派的新學者不停的提出一個個理論,對於儒家的理論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所以荀況本來是覺得,既然這事對儒家有好處,那麼魯儒這邊可能也會比較好說話一些。
但很顯然他錯了。
魯儒們對於荀況本來就是非常不爽,認為荀況的理論太過靠近法家,失去了孔夫子的精華,屬於掛羊頭賣狗肉的儒家異端,加上在華夏學宮之中受到的區別對待,因此當荀況到來之後,整個魯儒群體們立刻就開始對這位華夏學宮大祭酒群起而攻之。
荀況這邊話音剛落,另外一邊就又有一名魯儒老者不陰不陽的說道:“吾觀趙王即位至今,所作所為多有像法家靠攏之意,如此並非世之福音也。以吾之見,當使趙太子拜入吾等門下,隨吾等修習夫子理論,方才是上上之策。”
這老者的話一說出來,立刻就得到了眾多魯儒學者們的紛紛認同。
荀況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說道:“汝等想要太子前來曲阜拜師?這是絕無可能之事!”
荀況可是很清楚,趙丹其實並不喜歡趙恆靠近任何一個學派,而是更希望趙恆能夠保持著一個中立而超然的立場來看待思想界的辯論。
現在這些魯儒竟然想要趙恆成為魯儒門徒,這不是活在夢裡麼?
荀況如此幹脆的拒絕顯然讓魯儒們感到了有些失了顏面,當即便有人反駁道:“荀況,吾聞汝在邯鄲之中亦是經常教授太子,難道汝能教得,吾等作為夫子直系門徒,竟教不得這趙國太子不成?”
“不錯不錯,若是不讓太子拜在吾等門下,此事休提!”
在魯儒學者們的鼓譟聲中,荀況鐵青著臉拂袖而起,離開了這間大殿。
大殿之中突然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片刻之後,一名魯儒老者突然有些擔心的說道:“荀況畢竟是趙王的代表,吾等若是惹惱了他,怕是不美。”
但另外一名坐在上首的魯儒老者卻滿不在意,哼了一聲之後道:“趙王又如何?即便取周而代之,亦不過乃是天子罷了。既是上天之子,那麼在祭祀天父之後便不得怠慢,否則惹怒天父之後,這趙國難道還能儲存?如今這封禪祭天之禮掌握在吾等手中,那麼便是吾等宣揚夫子理論的最佳時機,只要趙太子成為吾等門徒,以後難道還擔心吾等之理論不能傳授於天下?此事,萬不可妥協也!”
這番話顯然給一群魯儒吃了定心丸,紛紛點頭贊同道:“不錯不錯,正該如此。”“趙王又如何?吾等不懼也!”
……
就在一陣紛繁雜亂的聲音裡,一個年輕的身影突然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