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昭靈自己的想法,如果景通聽到了這番話之後,恐怕是要大驚失色。
然而出乎昭靈意外的是,景通聽完之後竟然沒有任何大的反應,只是十分平淡的應了一聲,然後道:“有多少人牽扯其中?”
昭靈楞了一下,深深的看了景通一眼,好像明白了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景通已經察覺到了這件事情。
換句話說,這投降派並不僅僅是在昭氏一族之中存在,在景氏一族之中同樣也是大量存在的!
其實這種心理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通常來說在面對著亡國危機的時候,高層們的抵抗立場相對來說都會比中低層要更加的強烈。
為什麼?因為像景通這樣的令尹,或者像昭靈這樣的上柱國,他們的官位已經在楚國算是登峰造極了,就算投降了趙國,也不可能獲得更大的職位和更多的權利了,甚至還有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但那些中層或者低層的楚國官員們的想法就不同了。
別的不說,趙國征服了這片土地之後,總不可能全部都讓趙國人來打理吧?從之前趙國滅掉其他五國就能夠看得出來,趙國一般都是採取趙國官員主政加上本地投降派官員輔佐的方式,這就給了中低層官員們繼續保有職位和權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高層投降有可能會被殺掉,但這些中低層官員們投降是必定能夠免死的。
絕對不會死,有希望保住權力,甚至長遠來看還可能會升職加薪,只不過是要換個公司老闆而已,這樣的事情放在眼前,其實大部分人的選擇是很明顯的。
在任何一個時代也好,能夠於國難之時站出來慨然赴死的志士永遠都是少數,大部分人更在意的其實還是自己的那一點點利益罷了。
否則的話,在歷史上人口不過數十萬的後金政權,又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完全吞併了明朝呢?其實大部分都是明朝降軍打明朝抵抗軍而已。
景通並不知道什麼後金,但是楚國立國八百年,歷史比起周朝來說也短不了多少,所滅掉的諸侯國更是數以百計,這樣的道理他自然還是懂的。
良久之後,景通突然長嘆一聲,道:“其實,景氏一族內部如今對於究竟是否獻城投降,爭議很大。”
“什麼?”這下子昭靈是真的吃驚了。
要知道在昭氏一族之中雖然也有投降派的聲音,但是這畢竟還不成氣候,想要投降的人也只是悄悄的在暗中搞搞串聯,目前來說還沒有任何人敢公然在昭靈這個族長面前說這種事情。
可是聽景通這個意思,景氏一族的族人們甚至都已經為了是否投降這件事情而吵了好幾次了?
昭靈突然有些身體發寒的感覺,看向景通的眼神甚至都有些不對了。
如果這個景通也已經成為了投降派的話,那麼自己今天來到這裡,豈不是自投羅網了?
景通顯然察覺到了昭靈的心思,露出了一絲苦笑:“上柱國無憂,吾現在可沒有投降趙國人的意思。”
昭靈這才微微的鬆了一口氣,沉聲道:“若是如此,那麼令尹以為,以現今之局勢,應該如何是好呢?”
景通沉默了好一會,這才說道:“其實……吾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能有什麼辦法?
作為現在三大家族的最高層,對於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景通和昭靈的心中當然是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