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這座城市看起來似乎比安條克還要更龐大許多。”一名隨從嘴巴張得大大的,發出了感慨。
安條克,正是如今塞琉古王國的首都。
塞琉古王國,乃是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所創立的亞歷山大帝國在崩解之後的其中一部分,它的主要疆域分佈在現在的小亞細亞和中亞、西亞部分,大致就是現在的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地,是一個疆域頗為遼闊,實力頗為強大的國家。
如今這個國家在位的皇帝乃是綽號為“神”的安條克二世,這位安條克二世在位期間將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西邊的小亞細亞和埃及方向,導致整個帝國對於東部的控制力是比較弱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帝國的最東部中亞部分、也就是和西域接壤的領土就被巴克特裡亞總督狄奧多圖斯給控制了。
這位野心勃勃的總督不但已經暗中控制了整個帝國東部,同時還向東暗中培植勢力,想要成為西域諸國的代言人。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人出現了。
剛剛從茫茫大漠之中出現的匈奴人其實是非常狼狽的,他們兵力不多而且缺少戰馬和口糧,甚至許多人的手中除了一把木弓之外別無他物。
除此之外,匈奴人還換了一位新的單於,這位單於的名字叫做烏維單於。
在烏維單於的率領下,匈奴人在短短的一年之內橫掃了大半個西域,將西域的許多國家都盡數征服。
面對著這樣的情況,狄奧多圖斯終於坐不住了。
於是在一番準備之後,狄奧多圖斯帶領著五萬軍隊東進,和匈奴人的三萬騎兵進行了一場大戰。
戰爭的結果顯然完全出乎了狄奧多圖斯的意料,他的軍隊在這一場大戰之中雖然勉強打退了匈奴人的進攻,但是損失十分慘重。
好在無論如何,狄奧多圖斯依舊保住了西域最西邊靠近巴克特裡亞地區的一小塊土地。
在被俘虜的匈奴士兵口中,狄奧多圖斯得知匈奴人是來自東北,被一個十分強大的、叫做“趙”的國家給打敗,然後不得不西撤併出現在西域的。
於是就有謀臣給狄奧多圖斯出了一個主意,既然如此,那麼為何不派出一名使節去東方聯絡一下這個強大的趙帝國呢?如果趙國得知死敵匈奴在此的話,或許會願意派兵出擊西域,和狄奧多圖斯一同夾擊匈奴人。
所以所謂的塞琉古王國使團,其實只不過是塞琉古王國東部巴克特裡亞總督狄奧多圖斯派出來的而已。
這就是佩爾修斯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的原因。
佩爾修斯的運氣並不好,眼看即將要穿越西域進入到趙國人的領地,卻在趙國邊境上被抓獲了。
幸運的是抓獲佩爾修斯的雖然也是匈奴人,但卻是一支匈奴捕奴團。
和進攻西域的那些匈奴人不同,這些捕奴團事實上都已經拋棄了匈奴的身份,自稱為匈人了。
如此輾轉之下,才終於有了佩爾修斯被發現,然後被送到邯鄲來的經歷。
年邁的佩爾修斯深吸了一口氣,鄭重的叮囑著身邊的人:“我親愛的朋友們,經過這一路以來的見聞,相信你們都已經知道那些傳聞並沒有錯,這的確是一個物産豐饒,領土遼闊,實力完全不在我們塞琉古之下的強大帝國。我希望你們都要保持足夠的謙卑,不要引起這個帝國君王的憤怒,明白了嗎?”
在佩爾修斯的叮囑聲中,他們的馬車緩緩的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