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煖並沒有對李牧的話表示反對,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大都督,雍城也已經被包圍了,根據情報,雍城之中如今只有數千守軍,想來將其攻克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雍城,乃是秦國的故都,位於渭水的上游,關中平原的最西部,也是關中和隴西的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這裡,那麼就代表著整個關中都已經盡數落入了趙國的手中。
李牧沉吟片刻,道:“既然雍都即將拿下,那麼也是時候繼續南下了。”
對於這場滅秦之戰來說,拿下關中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但是單單拿下關中卻還並不代表著秦國就此滅亡。
秦國畢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拿下關中之後,李牧還需要繼續南下,攻克如今依舊在秦國掌控之中的漢中以及巴蜀。
對於李牧的意見,龐煖表示了贊同,道:“不錯。只不過如今夏季將至,這蜀中道路崎嶇氣候悶熱,恐怕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李牧擺了擺手,道:“無妨,既然能夠去得遼東苦寒之地,那麼巴蜀又何足道哉?吾等身為大王麾下將士,理當為大王征伐天下,又豈能因為這區區氣候而駐足不前?龐煖將軍,吾等還是來商量一下接下來的進軍路線吧。”
片刻之後,兩人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型宮殿,這裡也是現在趙國伐秦大軍的臨時指揮部。
一副巨大的地圖就擺在兩人的面前。
想要進軍巴蜀,首先得拿下漢中。
漢中位於秦嶺以南,巴山以北,是一塊集合了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的複雜地塊。
在古代這裡有一個國家叫做褒國,被史家們大力批評的西周末代王後褒姒就出自此國。
在歷史上,這裡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發家地,劉邦就是從這裡北上滅了三秦,佔據了關中,才有了後來建立漢朝的霸業。
當然了,作為劉邦的“先人”,李牧和龐煖自然是不知道這個人物的,此刻他們所關注的要點在於如何才能夠拿下漢中。
從關中南下漢中,一共有三條路。
在一番商議之後,李牧和龐煖決定分兵。
李牧道:“吾率領主力走褒斜道吧。”
褒斜道是秦國為了南下而開鑿的道路,聯通了關中、漢中和巴蜀,和金牛道一起組成了秦國和巴蜀之間最為主要的交通大幹道,當年秦國大將司馬錯南下滅蜀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路。
龐煖想了一下,說道:“大都督,吾可以率領一支偏師走故道。”
故道,乃是位於關中最西側,從雍城南下,先西南後轉向東南抵達關中的道路。這條道路相較於褒斜道來說更為偏僻,相較於褒斜道來說在通行大軍方面就並沒有那麼適合。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故道後來又名陳倉道,也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中漢軍大將韓信率軍北上奇襲關中時走的線路。
兩人一番商議,最終決定李牧率領十五萬主力,龐煖領兵五萬,剩餘的大軍則鎮守關中,提防關中生變。
商議完畢之後,李牧長出了一口氣,突然道:“不知道趙括如今情況如何了,如果趙括能夠成功的話,那麼我軍平定漢中,或許就能夠少費一些手腳了。”
龐煖皺起了眉頭,思考了一會之後道:“大都督,說實話,趙括……還是有些冒險了。”
李牧笑了起來。
“無妨,吾對他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