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對胡人的看法上有一些分歧,但是李牧和趙括的關系還是可以的,畢竟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趙國,而且兩人之間也不是第一次配合了。
最重要的是,趙括不可能得罪李牧這位年輕一代的趙國軍神,而李牧也知道趙括是大王的親信。
趙括說得沒錯,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勝利之後,趙軍之中確實存在了一種極為普遍的驕傲自大的情緒。
在這些驕兵悍將們看來,天下其他諸國都只不過是土雞瓦狗,彈指間灰飛煙滅的那種,尤其是齊國這種一直被趙國虐爆的渣渣更是如此。
這種心態是如此的普遍,以至於就連領軍的主將李牧都受到了一些影響,不自覺的就有些小看了齊國人。
“這其實並非壞事。”李牧緩緩說道:“歷下畢竟只是一座不大的城市,如果是在某座大城之下,那麼吾等會付出比這還要慘重數倍的代價。”
頓了一頓之後,李牧十分擲地有聲的說道:“最重要的是,吾等最後還是贏了。”
勝利就代表著一切,而失敗者則必須要受到懲罰,尤其是那些最為頑固的失敗者。
趙括看著一批批人頭落地,不由得有些擔心的問道:“大都督,這樣是不是太殘酷了一些?”
作為趙奢之後這個趙氏分支的族長,趙括看待問題的角度很多時候不自覺的會代入族長這個角色。
簡單的說,那就是幫親不幫理。
什麼是親人?親人就是自己人。
對於趙括來說,趙國人是自己人,義渠、匈人這些胡人不是,所以趙括可以接受這些胡人作為屬下,但這些胡人在趙括手下肯定沒有出頭的機會。
齊國人就不同。
作為趙丹的腦殘粉,趙括是很認同趙丹那一套華夏一統的理論的。
根據這個理論,趙國將會成為周朝的取代者,統合華夏諸國,建立一個新的,強大的華夏王朝。
既然都是華夏人,那麼齊國人自然也可算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麼趙括覺得李牧將歷下城中的守軍全部斬首,將城中所有成年人盡數貶為奴隸的行為,似乎就有些過分。
李牧微微一笑,神色平靜的看了一眼趙括:“不,吾沒有選擇屠城,就已經是看在同為華夏諸國的份上所留的情面了。而且趙括將軍不要忘了,西北正好需要大量的人口。”
李牧說的並沒有錯,無論是河套朔方,還是河西河湟,這些趙國的西北領土上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去開拓和定居。
但出於鄉土情節,其實並沒有多少中原趙國人願意前往西北之地,那麼這些俘虜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趙括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可如果這樣的話,恐怕齊國人接下來的抵抗會變得更加強烈,他們的抵抗意志也會變得更加的堅定!”
李牧笑道:“那是自然,但只要吾等持續不斷的拿下一座又一座齊國的城池,齊國人的崩潰也會更早到來!”
這就好像弓弦,一開始上手猛拉,它的反彈力度肯定會十分巨大,可只要持續不斷的拉下去,那麼弓弦崩壞也就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了。
趙括默然無言。
主將的決定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推翻的,除非那位邯鄲之中的趙國至尊發話。
直到這個時候趙括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李牧可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
李牧的戰績可是非常輝煌的,而輝煌的戰績當然是用無數敵軍的屍骨來作為墊腳石的。
李牧看出了趙括的擔憂,笑著拍了拍趙括的肩膀:“放心吧,齊國會在吾等的腳下顫抖的。”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牧的眼中似乎有著火焰在燃燒。
齊國人的頑強成功的激起了他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