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朱臉上露出了驚訝和恍然大悟的表情,道:“臣的確明白了,大王果然高見!”
說白了,趙丹這一次要組織的並不是一次三國伐魏,而是包括了戰國七雄之中其他所有六國在內的六國伐魏!
趙丹對著鄭朱點了點頭,笑道:“這就是寡人為什麼要讓韓國和楚國入夥的原因了,如果只有趙國獨自一個國家想要佔領魏國的話,那麼六國聯軍齊聚的時候非常容易就被別人看得出來。但是如果韓國和楚國也同時佔領了魏國土地的話,那麼剩下的三個國家就會覺得……”
趙丹說到這裡,刻意的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鄭朱。
鄭朱連忙接著說道:“這樣一來的話,齊燕秦三國就會覺得大王和韓楚兩國一樣,都是藉著征伐段幹子的機會悄悄的奪取一些魏國的領土,這種行為在過去其實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就不會對於這樣的行為過於警惕。”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整個事情足夠的順利,那麼等到齊國燕國和秦國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魏國的國土基本也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到了那個時候,就算這三國有意出兵相助,也已經改變不了魏國將要被滅亡的現實了!”
經過這麼一番解說之後,在場所有的趙國大臣們都已經徹底的聽明白了。
廉頗把手一拱,心悅誠服的對著趙丹說道:“大王這一計果然絕妙,老臣佩服!老臣願意作為這一次出征主將,為大王征服魏國領土!”
既然已經確定了出兵的事情,那麼接下來的關鍵問題自然就是要決定這一次出兵到底是由誰來擔任主將了。
在接連兩次在主將之位的競爭失敗之後,廉頗對於主將位置的渴望顯然是非常強烈的。
而且廉頗又剛剛經歷了一次戰敗,因此急切的盼望自己能夠再度取得一場勝利來洗刷恥辱。
而在另外一邊,廉頗的老對頭龐煖一看到這個情況心中知道這一次也是不爭不行,立刻就站了起來對著趙丹說道:“大王,臣雖不才,但也願意為大王解憂。請大臣讓臣率軍出征魏國!”
頓了一頓之後,龐煖似乎還擔心自己說話的說服力不足,於是又特地補充了一句說道:“大王,上一次的對魏戰爭就是臣所負責指揮的,臣對於魏國亦是十分了解,這一次肯定不會讓大王失望。”
對於龐煖的說法,廉頗的盟友虞信立刻就表示了疑問:“龐卿,吾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上一次戰爭之中正是因為龐卿遲遲無法突破魏軍主力的防線,這才導致了整個戰局一度危如累卵,有了了失敗的跡象。若不是因為上黨郡之中的軍民們奮勇作戰的話,那麼整個戰爭事態難料啊。”
很顯然,到了這種刺刀見紅的時刻,大家也是不會再有任何客氣,開始了一番唇槍舌劍。
這個主將之位可就代表著無數軍功啊,而且還是滅掉魏國這麼一個強大國家的軍功,這時候誰要是不爭上一爭,那就太蠢了。
理所當然的,龐煖的唯一盟友趙勝自然也就開口了:“虞卿的這番話也是很有意思,如果吾沒有記錯的話,龐清可是勝利的擊敗了魏國人,然後又包圍了齊國人迫使齊國人求和,接下來又南下攻克了陶邑。以這個情況來說,說龐卿是一個勝利者應該不過分吧?不用勝利者來擔當主將之位,難道還要用失敗者來出任主將不成?”
眼見兩邊說話的時候火藥味越來越濃,趙丹終於咳嗽一聲,用手指用力的敲了一下桌面,終結了雙方的爭吵。
“行了,汝等都不要繼續爭吵下去了。這一次出戰的主將和副將人選寡人都已經有了主意,而且不會更改了。”
聽到趙丹這麼一說,所有人立刻就安靜了下來,將目光移到了趙丹的身上,等待著趙丹宣佈他的最終決定。
趙丹的目光在大殿之中群臣的身上移動著,最後落在了廉頗的身上,說道:“武信君,寡人非常能夠理解汝的求戰之心,寡人這裡也可以向汝保證,下一次對外征伐戰爭汝一定是主將。但是這一次,為了不讓秦國燕國和齊國察覺到寡人有吞併魏國的心思,汝這個寡人手下的第一大將還是不要出戰了。”
老廉頗的臉上明顯的愣了一下,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但是很快的廉頗就釋然了,對著趙丹行了一禮,說道:“大王既然已經做出決定,臣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畢竟廉頗剛才也十分清楚的聽到了趙丹不派自己出戰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忌憚自己或者是別的什麼,而僅僅是因為擔心其他幾個國家起疑心罷了。
而且趙丹已經將下一戰的主將職位承諾給了廉頗,以趙丹的地位是斷然不可能在這種眾人都在場的情況下說謊的。
因此廉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還算可以接受。
“只是便宜了龐煖這個家夥……”
而在另外一邊,趙勝和龐煖對視了一眼,兩人的臉上都是止不住的喜悅之情。
他們居然已經又一次的壓倒了廉頗,連續第三次從廉頗的手中搶到了主將之位!
難道說,大王真的已經對廉頗産生了忌憚,不再打算讓廉頗出任重要職位了?
至於下一戰的主將這種承諾,聽起來就很不走心啊。說得難聽點,就現在這個情況,誰又能保證下一戰開戰的時候廉頗還是這七重臣之一呢?
然後下一刻,所有人就聽到趙丹說道:“寡人這一次準備以南軍中郎將樂乘做為主將,以北軍中郎將劇辛作為副將,共同出征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