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朱正色道:“昌國君,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別的不說,趙國之所以伐燕,根源乃是在於燕國不聽吾王之勸伐齊,並非趙國故意挑釁,對吧?”
“而且在伐燕之戰時吾王若是願意的話,想要和齊國滅掉燕國其實並非難事。但是吾王仁慈對於燕國其實並無多少覬覦之心,因此很快就和燕國達成了和約。如此種種,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頓了一頓之後,鄭朱繼續說道:“往事且先不論,單說現在。若是燕國願意出兵的話,那麼吾王可以在此承諾,一旦此戰結束,必定會逼迫齊國將所有從燕國之中奪走的土地統統歸還!”
燕太後和樂間聽到了鄭朱的這個條件之後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由道:“鄭卿有所不知啊,自從上一次和齊國之戰後,大燕境內土地凋敝連年歉收,如今已經難有兵力討伐齊國,恐怕這一次只能夠讓鄭卿失望了。”
在燕國君臣看來,鄭朱這個條件和之前趙國開出來的條件一般無二,考慮到廉頗剛剛打了敗仗的事實,這樣的條件顯然是根本不能夠讓人滿意的。
而且燕國君臣心中也早有計較,這趙國人承諾的所有土地如今都控制在齊國人的手裡,誰知道戰後趙國會不會信守承諾讓齊國歸還土地,而齊國又會不會交出土地呢?
變數太多了,根本不靠譜。
鄭朱在聽完了樂間的答複之後臉色一變,看上去似乎有些急了,忙道:“若是燕國願意出兵,那麼吾王除了之前所說的地盤之外,還可將汾門城歸還燕國!”
這個汾門城,那可就是正兒八經的趙國控制下的土地了。
燕太後又看了樂間一眼,這一次目光之中已經多出了幾分探詢之色。
若是汾門能夠回歸的話,那麼趙國就相當於將上次的一半戰果還給燕國了,這個條件的確已經讓燕太後有些動心了。
樂間猶豫了一下,隨後繼續對著鄭朱說道:“鄭卿有所不知啊,即便是能夠勉強聚集起一支軍隊,但是如今國庫之中缺錢少糧,同樣是難以出兵啊。”說著擺出一副長籲短嘆的姿態,讓鄭朱恨不得想要對著他的臉來上兩拳。
鄭朱的臉已經完全漲紅了,足足過了半晌才道:“若是燕國願意出兵,那麼吾王便將武陽城歸還於燕國!”
鄭朱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將這番話說出來的,看上去極為痛惜和不捨。
鄭朱這句話話音剛落,燕太後和樂間臉上的表情就同時一振,飛速的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欣喜的表情。
正如趙丹之前所想,武陽城對於如今的燕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燕國拿回武陽城的意義,就相當於楚國收回郢都,對於燕國的複興來說絕對是一個超級大利好啊。
樂間朝著燕太後緩緩的點了點頭。
燕太後不動聲色的將目光從樂間的身上收了回來,對著鄭朱露出了一個微笑。
“想趙國乃是老婦的母國,如今母國有難,老婦自然是不會袖手旁觀的。昌國君,汝這便去點齊兵馬,速速出兵齊國吧。”
鄭朱聞言頓時大喜,站起來朝著燕太後深施一禮:“外臣謝過太後!”
對於燕趙兩國來說,這一次都算得上是各取所需。
其實燕國也不是沒有接待過秦國和魏國的使者,這兩國使者的條件其實同樣也都是武陽城和汾門城,但是燕國君臣顯然已經接受了之前幾戰的教訓,並不希望和趙國敵對。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一點,那便是直到現在為止,燕國君臣們至今仍舊認為趙國才是那個有希望笑到最後的國家。
有鑒於此,再加上趙國開出來的“齊國歸還失地”加“趙國歸還武陽”這兩大遠比秦魏陣營要更加豐厚的條件,燕趙聯手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片刻之後,鄭朱滿面春風的在滿臉笑容的樂間陪伴下離開了大殿。
雖然說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擺出虛偽的笑容,但是至少在這一刻,兩人的笑容都絕對是發自內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