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當場就擺開陣勢,拳打腳踢的大打出手了起來。
且不提在這圍觀群眾邊緣地帶所發生的小小插曲,卻說此時此刻在所有圍觀人群的最中央,臨武君正在高聲對著周圍的學宮士子們喊話。
“諸位,今日之所以來此,乃是因為楚國遭受韓魏不義之師入侵,如今已經是危在旦夕!素聞華夏學宮乃是修身修德之地,如今韓魏無德而侵擾楚國,正是天下人所唾棄之物件,還請諸君助吾等一臂之力,在此聲援楚國一番!”
對於臨武君的請求,大部分的學宮士子都擺出了一份——關我屁事的態度。
簡單的說,就是被楚國的悲慘遭遇而打動,留下了感動的淚水,然後——該幹嘛幹嘛去。
說起來,趙國和楚國前不久還是敵國呢,想要指望這些基本上是趙國人計程車子們對楚國有什麼好的態度或者同情心,似乎是有點想多了。
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局面開始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一名看上去頗有聲望的儒家士子站在人群之中,低聲對著周圍的十幾名同樣頭戴儒冠身著儒袍計程車子們說道:“諸君,這正是吾等出頭的好機會啊!”
一旁便有士子忙問道:“大兄此言何解?”
這名儒家士子低聲道:“這位可是楚國的太子,未來的楚王,此刻既然已經被逼到了這般需要下跪求援的地步,那麼想必是極其需要幫助的。若是吾等此刻出面相助的話,一旦事成,那日後的富貴難道還會發愁麼?”
其他計程車子們一聽眼睛就亮了,說白了大家來這裡求學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夠得到君王們的賞識麼?
至於這個賞識的君王是趙王還是楚王還是別的什麼王,那其實根本都是無所謂的啊。
所以在一番竊竊私語之後,這十幾名學宮士子便挺身而出,走到了楚國太子的面前,朗聲道:“如今韓魏兩國興不義之師,實在是令吾等不齒,吾等願助太子一臂之力,今日在此隨太子一同請願,請大王出兵征伐韓魏兩國,阻止韓魏兩國不義之兵!”
說著,這些士子們紛紛在楚國太子的身邊跪坐了下來,一個個神情肅穆不已。
楚國太子看了這些儒家士子一眼,臉上露出了十分感激的神情,對著這些士子們大禮參拜道:“多謝諸位今日相助,他日必有重謝!”
這一番情形看在周圍計程車子們眼中,許多人頓時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聰明人可不是隻有一個。
又過了片刻,幾名法家士子越眾而出,同樣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吾等不才,亦願助太子一臂之力!”
人都是有著從眾心理的,於是慢慢的,聚集在楚國太子身邊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了。
又過了一刻鐘的時間,竟然已經有了整整一千人聚集在了楚國太子的身邊,開始齊聲吶喊起來。
“請大王阻止韓魏不義之師,救楚國於水火之中!”
上千人的呼聲轟然而起,彙聚成一道音浪沖上雲霄,讓整個華夏學宮徹底因此而轟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