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嘴巴開開合合,無數指責的聲音在樂間的耳邊回繞,口水都要噴到他的臉上了。
樂間默然不語,但是右手卻緊緊的握成拳頭,上面青筋畢露。
老臣們見樂間被自己駁得啞口無言,於是一個個氣勢更盛,幹脆將頭轉向了燕太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太後,臣請罷黜樂間相邦之位,另擇賢能!”
“太後,臣附議!”
“臣亦附議!”
燕太後看了看這些群情激奮的老臣,又看了看一言不發的樂間,心中暗自嘆息,緩緩開口問道:“?”
樂間嘿了一聲,臉上露出了奇特的笑容,緩緩說道:“太後,臣的確有話要說。”
“那便說罷。”
樂間清了清嗓子,道:“臣聽說,有一位上大夫裡通外國,暗中和趙國人結好,其在武陽城之中的二兒子更是多次出入邯鄲女閭,曾當眾宣稱願為趙人不為燕人。”
“臣還聽說,有一位亞卿暗中收受箕子朝鮮王所送的美人和財物,因此在朝議之中大力反對太後派軍出征箕子朝鮮的意見。”
“臣更聽說,有一名中大夫藉助自己曾為漁陽城守的便利,暗中和東胡人進行貿易,所獲利潤極其不菲,由此在武陽城中建起了一座極為奢華的宅邸。”
“臣又聽說……”
了下去,每說一件就會有一名在場的燕國老臣臉色大變身體顫抖,個別人看上去更是似乎要馬上就暈倒過去。
足足過了半天之後,樂間才將所有的事情都全部說完,接著對面前的燕太後行了一禮,道:“回太後,臣的話說完了。”
大廳之中一片死寂。
燕太後的臉上露出了怒容,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幾乎已經要無地自容的幾名燕國老臣,沉聲道:“諸卿,這昌國君的話可都屬實?”
雖然燕太後年紀輕輕,但是卻已經和其母趙威後一般有了一種威嚴的氣勢,這麼將目光一掃之下幾名燕國老臣立刻就感到了強大的壓力,忍不住紛紛跪地求饒。
“太後,老臣知錯,老臣知錯了,請太後饒命。”
“太後,老臣也是一時糊塗啊,請太後看在老臣忠心耿耿的份上恕老臣之罪。”
“太後,……”
大廳之中一時間充滿了求饒之聲。
燕太後俏臉寒霜,完全不敢相信這些一個個看上去如此忠心為國的所謂老臣們竟然能夠做出這些事情,有心想要大發雷霆,但最終還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冷冷的說道:“好了,汝等都先下去吧。”
幾名燕國老臣再無之前的威風,一個個灰溜溜的離開了這座大殿。
燕太後看向樂間,目光在樂間臉龐上的幾處小傷口上停留了一下,這才用遠較剛才要溫和許多的語氣問道:“真的打不贏了?”
樂間低下了頭,道:“回太後,是臣無能。”
燕太後幽幽的嘆了一口氣,道:“老婦和趙王乃是一母所生,他的野心老婦是知道的。本以為他不過乃是志大才疏之人,卻想不到趙國竟然能夠在他的手中發展的如此境地!所以現在就只能夠和趙王議和了罷?”
樂間十分艱難的點了點頭,道:“回太後,割地求和應當是唯一的辦法了。”
大殿之中又是一片寂靜。
良久之後,燕後的聲音再一次的響起了。
“既然如此,那汝還在等甚麼呢?今日便向邯鄲派去使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