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儒家老者高聲道:“大王,那墨家之人狼子野心,曾經助秦為孽,今又叛秦而赴趙,如此反複二心之徒,大王如何能夠用之?臣請大王盡誅墨者,以肅清其毒!”
趙丹聽完了這個老頭的話,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
孃的,這儒墨之間的仇恨果然不是蓋的,一上來就直接要殺人全家啊。
不過這說起來倒也並不讓人意外,不然趙丹也不會特意在這裡等著儒家學者們上門了。
儒家一直代表的是大貴族的利益,追求的都是成為統治階級的代言人;而墨家思想一直都代表手工業者和平民,這種根本立場上的對立讓兩家之間水火不容。
而且墨家始祖墨翟曾經是一名儒家士子,後來因為看不慣儒家的種種思想才叛離儒家創立墨家,這無疑更加深了兩家的仇恨。
所以墨家對儒家來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徒弟子,門中敗類。
這種門中敗類自然是要讓他早死早超生為上。
這就是為什麼被儒家把持的稷下學宮之中雖然號稱百家爭鳴,但是卻沒有出現過墨家學者的原因。
老儒者一發言,其他幾名儒者立刻紛紛開口附和。
“對,墨家必須受到懲處!”
“臣請大王下令誅殺墨家!”
“若是大王不將墨家盡除,那麼臣只能向大王告老還鄉了。”
趙丹看了幾名群情激奮的老儒者一眼,心中頗為無語。
他孃的,做學問做傻了吧,還敢向寡人逼宮?
當年的齊國就靠這麼一群嘴炮來當幕僚?也難怪齊國會霸業中衰了。
趙丹臉色淡然的將目光轉向了荀況:“不知荀先生意下如何?”
荀況猶豫了一會,還是說道:“臣請大王將墨家盡數逐出趙國。”
從立場上來說,荀況其實相較於其他儒家學者來說還是比較溫和的,並沒有一定要將墨家給趕盡殺絕。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畢竟荀況再怎麼被人詬病是所謂的“儒皮法骨”,但是天下人都還是認為他是當今這個時代的儒家領袖。
所謂屁股決定立場,既然荀況的屁股是儒家這邊的,就不可能不為儒家說話。
趙丹點了點頭,道:“很好,諸卿的意見,寡人都知道了。來人啊!”
趙丹一揮手,突然一群人嘩啦啦的就走了進來。
幾名儒家學者不明所以的回頭一看,才發現走進來的這些家夥也不是別人,就是剛剛還和自己一起在正殿喝酒的那些諸子百家學者,就連墨家鉅子腹康也在其中。
不知為何,幾名儒家學者的心中突然生出了幾絲不安的念頭。
不過事已至此,說什麼都晚了。
等到所有人朝著趙丹見禮完畢之後,趙丹就開口了。
“之所以將諸卿都召回來,乃是因為剛剛發生了一件緊急的事情。”
趙丹伸出了手指頭,在三名老儒者的身上一個個點過:“元先生、宋先生和陳先生自覺老邁,已經向寡人告老,寡人體諒三位,如今已經批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