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城雖然是一座能夠容納幾十萬人口的大城,但是如果一下子塞個十幾萬大軍進來,顯然還是過於擁擠了一些。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魏無忌並沒有率領著自己的魏隊進城,而僅僅是讓一路跟著自己來的三萬平陸城齊國部隊進城去了。
從那名平陸城將軍臉上所竭力想要隱藏但是卻仍舊被魏無忌所察覺的惶恐來看,等待著他的顯然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反正從那一天之後,魏無忌就再也沒有見過那位平陸城將軍了。
魏無忌選擇在高唐城東南面五裡之外紮營。
與之對應的是,趙國大軍的營地則位於高唐城的東北面。
從地形的角度來說,這對於趙國大軍的攻城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魏國人隨時都可以十分方便的從側翼對攻城的趙國人進行著牽制,而且即便事有不逮,齊國人也大可以撤出高唐城,從從容容的向南撤退。
單單從這片戰場的局面來說,其實趙軍的形勢並不算好,甚至還可能微微落了一點下風。
但是戰爭之所以複雜,就是因為它並不僅僅是單單在戰場上所表現出來的那些東西。
想要打贏一場戰爭,需要的也不僅僅是三軍用命將領指揮得當這麼簡單。
還需要有著足夠保障的後勤,需要堅固的鎧甲和盾牌,需要鋒利的刀劍,需要強勁的弓弩。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能夠放權,不喜歡瞎指揮,同時又對前線將領保持著足夠信任的國君。
無論是齊王建還是魏王圉,顯然都並不屬於這樣的國君。
這就是為什麼僅僅在過了幾天之後,齊國的主將匡梁就帶著一臉的苦笑來到魏無忌面前的原因。
魏無忌十分客氣而禮貌的接待了匡梁。
匡梁開門見山:“信陵君,或許應當是主動出擊,和廉頗進行決戰的時刻了。”
魏無忌看上去似乎並沒有多少的驚訝之情,微笑問道:“為何?”
匡梁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樂間率領著十萬燕軍連勝三陣,如今已經渡過濟水,將臨淄給包圍了。大王已命人告知於吾,若是十日之內不能夠擊敗趙軍,那麼大王便要免去吾之職位,並重啟和趙國之間的議和。”
魏無忌輕輕的搖了搖頭,道:“若是如此,那麼趙國方面必定會在談判之中獅子大開口,索要更多的籌碼。難道齊王便沒有想過這一點?”
匡梁無言以對,唯有不停苦笑。
好在魏無忌其實也便是說說而已,終究還是作出了讓步。
“既然如此的話,那麼便在五日之後出戰吧,不知匡梁將軍以為如何?”
匡梁聞言大喜:“如此,便多謝信陵君!”
僅僅憑藉著匡梁手中的十五萬人,如果沒有魏無忌支援的話,那麼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當然了,就算是齊魏兩國聯手,最終也未必就是趙軍的對手。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聯合魏軍一起對趙軍開戰,已經是匡梁所能夠為自己和齊軍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匡梁之後,魏無忌獨自一人回到了大帳之中。
片刻的沉默後,魏無忌的臉上同樣也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
其實會用王命壓人的國君,又何止是一個齊王建呢?
這些天來,魏王圉的信使幾乎是一個接著一個,所傳來的命令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魏無忌盡快結束高唐方面的戰事,好回援朝歌,迎擊入侵的韓軍!
其實這一次魏無忌並沒有帶來所有魏國的兵馬,吸取了前車之鑒的魏王圉將五萬士兵留在了陶邑之中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