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趙丹皺了皺眉頭,顯然對於這個數字有些不滿。
其他幾名趙國大臣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臉上的神情大抵也和趙丹頗為相似。
說實話,這一仗仗的打下來之後,趙國君臣現在的眼界也是越來越高,十萬這個數字基本上都不太被放在眼裡了。
鄭朱答道:“昌國君有言,如今燕國國內未定,北有東胡東有箕子朝鮮,因此出兵十萬已經是極限。”
趙丹冷笑一聲:“託辭!若是論及敵人,寡人之趙國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均是敵人,但寡人哪次不是全力出兵?”
在吐槽了一番之後,趙丹倒也並沒有因此而勃然大怒,畢竟燕國人在趙丹的心中屬於一個來打醬油的,只要能夠幫趙國吸引一部分齊國人的注意力就行。
至於能夠打下多少領土大家事先都已經說好了各憑本事,你燕國既然只肯出十萬兵馬,到時候拿不到多少土地也是你自己的問題。
然後趙丹又將目光放到了虞信的身上:“虞卿,如今大軍即將開拔,寡人想問一下這糧草物資可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虞信忙答道:“回大王,諸項物資均已經根據大王的要求準備妥當,如今邯鄲倉之中的物資足以供應二十萬大軍徵戰一年之需,若是大王有其他需要,還可從靈壽倉徵調糧食。”
自從河東、河套這兩個地區落入趙國手中之後,趙國糧食不足的問題就已經大大的緩解了。
從去年秋收之後所報上來的資料來看,河東郡如今已經恢複到了秦國時代的六成水平,河套、朔方兩郡去年開始也已經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
可以想見的是,一旦再過幾年時間,等到河東郡徹底回到巔峰時期的産量,河套郡也完全被開發出來之後,趙國的糧食年産量很有可能超越其他諸國,躍升至戰國七雄之首。
在這個年頭,糧食可是最重要的軍備物資啊。
趙丹又詢問了幾個問題,諸位趙國大臣也是一一回答,很顯然都已經做好了腹稿,並且都拿出了應對方案。
這讓趙丹的心中感到十分的滿意,作為一個穿越者和現在的趙國君主,趙丹曾經在許多現代出土的文獻之中見識過秦國那猶如機器一般嚴密的戰爭體系,並且在穿越之後親眼證實了這一點。
而現在,趙丹治下的趙國也多少有了幾分這種感覺了。
於是心情大好的趙丹不再猶豫,直接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麼便傳寡人的命令,待到下個月春耕結束之後,便開始徵發郡兵及民夫青壯,開始伐齊!”
趙丹將目光轉到了廉頗的身上,道:“這一次伐齊,依舊是以武信君為將,南軍中郎將樂乘為副將,發二十萬大軍伐齊!”
“除此之外,北軍中郎將劇辛將軍即日起坐鎮河東郡,總督河東、崤函通道一應戰事,防備秦國之異動!”
“升李牧為邊騎軍團中郎將,臨時節制河套兩郡及北方五郡軍事,防備月氏、匈奴等趁機作亂!”
趙丹一口氣下達了一堆命令,隨後將目光投向了在場諸臣:“諸卿可還有意見?若沒有的話,便依此辦理吧。”
七名趙國重臣齊齊起立,朝著趙丹躬身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