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決定還是要由大王來做的,若是大王不同意救援,那麼自不必去說;若是大王同意救援,那麼趙括又何必枉做小人,憑空壞了自己在李牧心中的形象呢?
畢竟現在李牧才是主將,而趙括只不過是副將罷了。
至於一邊的雁門郡郡守陳浩,則早就已經抱定了充當木頭人的意願,直挺挺的站在那裡動也不動,宛如一尊雕塑。
趙丹沉吟半晌,開口問道:“渾邪王的追兵一共多少?”
賢撣聞言身體一震,臉上露出了希翼的神情,忙道:“回大王,那渾邪王的追兵一共一個萬騎,五千騎兵。”
這也是匈奴騎兵的常態,就是兵力靠吹。
一萬人的“萬騎”,實際上也就那麼五六千人,只有單於麾下的萬騎才能夠達到七八千人的編制,至於整整一萬人的萬騎,目前在大漠高原上還不存在。
有一萬騎兵,那當然要組成兩個萬騎啊!
由此可見,其實歷史上什麼百萬大軍、投鞭斷流這些,大抵也是吹牛居多,主要是部隊編制多些,旗號自然也就多些,看上去給敵人的心理壓力也大一些罷了。
“五千?”趙丹微微頷首,覺得這個數量並不是很多。
畢竟單單現在趙丹身邊就有著整整五千騎兵了。
於是趙丹又轉頭看向了一旁的雁門郡太守陳浩:“陳浩,汝眼下可調動兵馬有多少?寡人只要騎兵。”
陳浩忙答道:“回大王,若是一天內的話,可調集騎兵兩千人。若是三天內可調集五千人騎兵。”
趙丹擺手打斷了陳浩的話:“這樣吧,汝等會就持寡人的兵符,立刻去調集騎兵,兩個時辰之後,寡人要親自領兵北上,會一會這渾邪王!”
趙丹這番話一說出來,賢撣心中就是大喜。
要知道兩年前的那一場匈奴和趙國之間的大戰,賢撣也是參與者之一,因此賢撣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趙國的騎兵是如何的可怕。
在賢撣看來,只要趙國的騎兵願意出手,那麼渾邪王就必敗無疑!
但在另外一邊,陳浩、李牧和趙括三人一聽到趙丹的這句話,頓時就被嚇得魂不附體,齊聲勸諫。
“大王,此事萬萬不可啊!”
“大王只需坐鎮原陽,等待臣等歸來便是,何必要以身歷險?”
“大王,請三思!”
趙丹看著面前這三名被自己嚇得滿頭大汗的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怎麼,李牧,汝對擊敗匈奴人沒有信心?”
李牧搖頭道:“不是,但是大王,如今這匈奴人來勢洶洶,大王千金之軀,怎可如此輕率兵臨前線?況且這匈奴人賢撣所言未必便是實話,若是其有意瞞報數量,豈不是……”
趙丹哈哈大笑,伸手製止了李牧的話:“李牧將軍,寡人可是聽汝說過,汝若是有這五千騎兵在手,即便是兩萬匈奴在前,汝亦無所畏懼!此言應當屬實吧?”
李牧楞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
趙丹繼續道:“那麼汝覺得匈奴人會派兩萬騎兵在夏季南下嗎?”
李牧為之語塞。
兩萬匈奴騎兵在夏天南下?怎麼想都不科學啊。
趙丹的目光漸漸的淩厲了起來:“既然如此,現在寡人給汝七千騎兵,汝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莫非汝只能夠在寡人面前胡吹大氣,卻不能夠讓寡人親眼見識到汝指揮千軍萬馬平定匈奴的神威不成?”
李牧被趙丹說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道:“臣不敢欺君!”
趙丹大手一揮:“很好。那麼便統統散去,兩個時辰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