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快則兩天遲則三天,李牧就能夠率領著麾下這兩萬騎兵出現在秦國人的腹地,給秦國最寶貴的關中盆地來上狠狠的一刀!
嚴格的說,這其實並不算是李牧的主張。
這個主張來自於李牧懷中的那份古老的地圖,而這份古老的地圖是趙丹命人送到李牧手中的。
但趙丹也不是這份地圖的繪制者。
這份地圖的繪制者乃是趙丹的爺爺、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
李牧現在所走的路線,正是當年胡服騎射拓地千裡之後雄心勃勃的趙武靈王親自實地勘察並繪製出來的路線!
當年的趙武靈王就是從雲中郡出發,沿著洛水西岸一路南下,最終抵達鹹陽,然後以趙國使者的名義和秦王稷見面,最後大搖大擺的離去。
如果沒有沙丘宮變那場最終導致趙國元氣大傷的悲劇,那麼或許趙國騎兵的鐵蹄早就已經沿著這條趙武靈王親自走過的線路踏入關中腹地。
但,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偉大的武靈王,他的努力並沒有被白費,在趙武靈王去世整整三十位年輕的趙國將軍終於率領著兩萬精銳無比的趙國騎兵踏上了這片土地,並將以趙武靈王親手繪製出來的這副地圖作為指引,直搗黃龍!
李牧珍而重之的收好了地圖,抬頭望天。
一輪烈日在天空的正中央,奪目的光芒讓李牧完全睜不開眼睛。
當年的趙武靈王,豈非也是如此的光芒奪目,如此的不可一世?
但就是這樣一位不世雄主,卻在正值盛年之時被司寇李兌和公子成率兵圍困於沙丘宮之中三月有餘,活活餓死!
馬背上的李牧閉上了眼睛,心中暗暗祈禱。
“武靈王,若在天有靈,便請護佑吾等馬到功成,護佑趙國此戰必勝!”
當睜開眼睛的時候,李牧的眼中煥發出了無比的神采。
“傳令下去,遣兩千騎兵一路沿著洛水以東南下,沿路大造聲勢,務必要讓秦國人那便是吾等之主力!其餘一萬八千騎兵隨吾轉向西南,不到日落不下馬,直指關中!”
在李牧的命令下,一萬八千名騎兵帶著滾滾煙塵改變了方向,猶如一條黑色長龍轉向西南。
誠如所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如今,李牧就要率領著自己麾下的這兩萬騎兵,充當一支讓秦國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奇兵南下,在一個秦國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現,然後再給秦國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驚喜!”
李牧縱馬疾馳,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目標——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