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煖這一聲令下之後,力士立刻狠狠的舉起了手中的鼓槌,朝著身後的牛皮大鼓用力的砸了下去。
“通、通、通!”
上百面大鼓同時敲響,震天的鼓聲遠遠的傳了出去。
就在這鼓聲響起的同時,龐煖身邊的掌旗官也用力的揮動起了大旗,朝著前線部隊打出了旗語。
“裨將李牧,李牧何在!”一名傳令騎兵在陣前賓士而過,口中不停的高聲呼喊。
坐在馬上的李牧一個激靈,慌忙高聲應道:“裨將李牧在此!”
傳令騎兵賓士到了李牧的面前,將一枚令牌高高出示:“騎兵裨將李牧,將軍已然發下命令,汝立刻率領部下騎兵出擊!”
李牧聞言大喜過望,立刻朝著面前的令牌行了一個軍禮,高聲道:“喏!”
也不怪李牧如此高興,要知道這可是一個能夠拿下頭功的機會啊!
於是李牧也不廢話,立刻朝著身後喝道:“扈從們何在,速速將甲冑捧來!”
作為趙國的第一支重騎兵,李牧所部當然是有著很多特別的地方,就比如說這獨一無二的扈從。
在後世,扈從這種東西其實一點都不少見。
畢竟騎兵那可是金貴無比的兵種,配個扈從什麼的都不算個事。
可在這個時代,騎兵本身還只不過是一個跟著步兵大哥混,給步兵大哥打雜的兵種,想要弄個扈從來伺候著,那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事情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知道這支重騎兵無論是人也好,馬也罷,盔甲都是相當沉重的。
既然很重,那麼自然就不可能長時間穿戴,不然的話頂著幾十斤的盔甲,人受不了,馬也受不了。
所以不但每一名重甲騎兵都有一匹專門用來運送裝備的馬,而且還有兩名分別用來照看裝備和馬匹的扈從。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戴盔甲的騎兵身材一定要很高大健壯,這樣才有力氣頂著幾十斤的盔甲和敵人廝殺。
因此李牧所率領的這支騎兵之中很少有林胡、樓煩這些遊牧部族的人,而基本上是來自於原先的中山國故地以及趙國北部的彪形大漢。
畢竟遊牧民族的身高天然就不夠高,無論是如今的樓煩林胡、或者是未來的匈奴突厥乃至蒙古都是如此,這是因為生存環境所註定的。
在李牧的這一聲令下之後,立刻就有上千名扈從兩兩一組將盔甲捧了過來,開始給李牧和他麾下的重騎兵們著甲。
給人穿好了甲冑之後,馬匹也得穿上。
這麼一折騰,等到已經完全穿好了甲冑的李牧重新回到馬上,並且帶著自己麾下的弟兄們開始緩緩的奔出趙軍本陣之後,已經是一刻鐘的時間過去了。
出戰的並不是只有李牧這區區五百人,畢竟如今可是整整四十萬大軍相對廝殺的戰場,五百人能做得了什麼事?
在李牧的左右兩邊分別有一個騎兵隊作為側翼,身後還有兩個騎兵隊為李牧掠陣,如此一來就是五百重騎兵加上四千趙國傳統的輕騎兵。
更重要的是,這所有的騎兵,統統都聽李牧的指揮!
李牧信心滿滿,朝著戰場中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