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戰國趙為王 > 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

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鑒寶王 水滸騰龍 我在商朝有塊地 我在位面冒險的日子 人質 且共 全宇宙都想搶我家崽兒 理想,緣 強行入侵[向哨] 重生之甩鍋BOSS 想和作者談人生 大毀約師 我和星球談戀愛 極品貼身狂少 無拘無束符文俠 [綜]綱吉今天也在瑟瑟發抖 [群穿宋朝]蒼穹之耀 求偶時將雄性認成了雌性 未果 他橫刀奪愛

就在韓非還沉浸在驚訝之中的時候,趙丹已經開口了:“諸位可知道今日寡人招諸位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沒有任何一個人開口說話。

很顯然在場的這些人,對於趙丹之所以為什麼將他們召集到這裡,在心中多少都有些莫名其妙。

趙丹卻繼續開口道:“今天之所以請諸位來此,主要是希望諸位能夠暢所欲言,獻計獻策,參謀戰事。”

在場的主人一聽這句話,這才明白了過來。

韓非子的心中忍不住就嘀咕了一聲:“原來大王的意思是想要設立一個幕府?”

幕府,這是一個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的制度。

夏、商的家臣,西周的命士,然後就是如今戰國的養士,都可以看做是幕府制度的雛形。

真正開創幕府制度的,主要是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以及之後的秦朝。

當時正是封建官制體系草創時期,分工不細,機制不完備,各級長官難以單獨完成朝廷賦予的職守。於是,三公郡守開府自闢椽屬、令史以為輔佐差使,就成為一種制度而儲存下來。

雖然說是秦的開創,但是由於趙國的制度實際上和秦國頗為相似,因此趙國同樣也有幕府制度,不單單是幾名趙國重臣,地方郡守也同樣擁有著自己的幕府和屬官,不過規模甚小。

這些屬官,初為官內編制,但在實踐中逐漸與正規職官有別,在地方上更為明顯。

西漢州刺史為朝廷派出巡察郡國的官員,不能像郡守那樣設定開府。一個刺史統數郡國,照顧不過來,遂“皆有從事史假佐”,人員大多由刺史自己招聘。

東漢時,刺史正式成為州級行政長官,更有了“皆自闢除”僚屬的權力,幕僚機構隨之膨脹。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封建官制紊亂,政治動亂,幕僚職能空前活躍,使幕府制度發展成熟。參軍、記室、軍師、主簿等幕稱的出現,標誌著不同於正官系列的幕僚機制在分工、職能方面趨於細化完善。

漢代,三司開府,到了魏晉,凡有將軍或持節都督等諸軍事頭銜而開府儀同三司者,不計其數,幕僚侵代和超越正官的現象也逐步達到頂峰,甚至幕府成為取代中央的霸府,並轉換成新王朝的行政中樞。

隋、唐統治者一度廢禁自闢幕僚制度,但此後仍延續下來,並日趨完善。唐代節度使幕府編制是法定的,但朝廷又承認無編制限額的慣例。

宋代中央對幕府制度限制較嚴,聘用由自闢改為中央任命,大量幕職編入正官。凡簽書判官廳公事、節度觀察防禦團練推官、判官、節度掌書記、觀察支使等幕職官由中央任命。

這意味著幕府直接向中央政權負責,又有監督主官的職能,是幕府制度發展的一個轉折。金、元、明三代為加強中央集權制,基本上採取了宋代的做法。

清代的職官制度更加完備,職官的分工細化,由國家委派幕職的制度已無存在意義,於是,幕僚又變為私聘。

而且被聘入幕者不必拘於出身德行,入聘後的地位,既非正官屬吏,又無固定的任期和按品級規定的薪俸。

他們只是各級幕主處理政務公事的智囊和代辦,一般稱師爺或老夫子,其主要職掌是刑名和錢糧兩項。

清代幕僚的地位,已不能像古之長史參軍那樣與正官相提並論了。

說來有意思的是,幕府制度後來被某個東瀛小國學了去並一直沿用多年,以至於到了現代竟然被某些崇洋媚外,數典忘祖的蠢貨們以為“幕府”這個詞語乃是一個舶來品,簡直貽笑大方。

在韓非子看來,既然趙丹突然搞出了這麼一個參謀處,估計也就是一個換了名字的幕府罷了。

但下一刻,趙丹的話又擊碎了韓非子的想象。

“但請諸位注意的是,寡人所設此參謀處,並非幕府也!”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社長想吃窩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