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下去,全體就地休息,半個時辰之後繼續出發,進攻皮牢!”
當時間過去兩個時辰之後,皮牢城終於出現在了樂乘的視線之中。
皮牢這個名稱,其實是由“皮牢寨”簡化而來。
寨者,軍寨也。
因此皮牢這座小城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座扼守白陘西出口的軍事要塞而修建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皮牢寨的修建者不是別人,正是三家分晉之後的趙國。
公元前362年,魏國擊敗了韓趙聯軍,從趙國的手中奪取了皮牢城。
又過了幾十年,秦軍佔領了河東,皮牢也隨之成為了秦國河東郡的前線要塞之一。
似乎是因為秦國這些年來一直處於攻勢地位的原因,這座皮牢城看上去其實也就是一座小小的、比村堡大不了多少的微型城池,城牆也並不如何高大,上面掛著的一根根冰稜看上去頗為醒目,提醒著樂乘這個季節攻城的困難性。
皮牢城的南側是一片狹長的深谷懸崖,北側是海拔在八百米以上的巫嶺盡頭,只有中間一條無比狹窄的道路,也就是太行八陘之中的白陘。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絕對是典型的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
即便從得到的情報中說皮牢城之中不過只有一千出頭的守軍,但是隻要應對得當,這一千秦軍可以阻擋十倍以上的趙軍超過一個星期。
一個星期足夠秦國的援軍趕到了。
樂乘哼了一聲,轉頭吩咐道:“令突擊隊都上來!”
片刻之後,幾十名穿著秦軍衣甲計程車兵們出現在了樂乘的面前。
事實上,就連樂乘自己都穿著一身秦軍百將的衣甲。
樂乘又下達了一條命令:“其餘人在此等候,等到吾發令之後再全數攻城!”
說完了這句話之後,樂乘就從眼下這個拐角處走了出去,不慌不忙的朝著面前的皮牢小城而去。
在樂乘身後,幾十名穿著秦軍衣甲的趙軍士兵同樣也跟上了樂乘的腳步。
樂乘和皮牢城之間的距離漸漸的縮短。
眼看皮牢城就在眼前,突然間上百名秦軍同時在城頭出現,彎弓搭箭,箭矢直指樂乘的腦袋和心口。
“來者何人?”城頭上有人發出了厲聲質問。
樂乘毫不懷疑,如果不是因為自己身上的這身秦軍百將衣甲,估計箭矢早就已經把自己射成刺蝟了。
樂乘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吾乃巡哨隊長,六天前率部出城巡邏!快快開啟城門,吾有重要軍情彙報!”
字正腔圓的關中口音。
事實上,樂乘精通秦、趙、燕三國語言。
之所以說是六天前,那是因為樂乘心中非常清楚,眼下這支駐防皮牢城的千人隊是在兩天前剛剛換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