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軍官之所以被稱為李百將,倒不是因為他的名字就是李百將,而是因為他是一名百將百夫長)。
這個李百將的意思,就和後世的李排長、李連長是一樣的。
這李百將看上去不過年方二十,長得英氣勃勃,劍眉星目,身形提拔,雖然幾年的馬上生涯下來讓整個人的面板都變的粗糙而有些黝黑,但又讓他顯出了一種趙地男兒的慷慨氣質。
年輕的李百將揮了揮手,對著周圍起鬨的趙軍騎兵們笑罵道:“二三子莫要胡說!若吾不早些射翻這些匈奴人,也不知道他們能射翻二三子幾個哩!且去做事,休要多言!”
趙軍騎兵一鬨而散,開始四處尋找起陣亡同袍的屍體和戰馬,約莫一個小時之後,所有的屍體和戰馬終於全部找到,於是這一支騎兵小隊便喜氣洋洋的帶著幾十匹繳獲的戰馬,朝著遠方的高闕塞奔去。
由於天色尚早,敵人又已經被全數消滅,所以趙軍騎兵們這一路卻也並不著急,信馬由韁慢慢而行,一路上說說笑笑。
只見一名胡人騎兵對著那李百將笑道:“百將,這甚麼馬鞍馬鐙,倒是挺好用的哩,有了這些,咱以後打匈奴就沒有這麼費勁了哩。”
由於趙國征服了原屬於林胡、樓煩以及東胡的大片區域,因此許多胡人騎兵成為了趙國北方五郡的子民,更有不少人應徵入伍成為趙國騎兵,眼下說話這名騎兵便是其中之一。
李百將聞言點了點頭,臉上也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些馬具都是半個月前就秘密送到高闕塞的,當時那嚴密的陣仗還讓這位李百將嚇了一跳,以為是送什麼新式盔甲來了。
不過好在這些馬具的效果很快就發揮了出來,馬蹄能夠增強馬的耐力,馬鞍和馬鐙能夠極大的幫助騎兵在馬上維持平衡,最近又是秋天這個北方遊牧部族開始活躍的日子,因此高闕塞中的騎兵們連日出擊,憑藉著馬具帶來的裝備優勢連戰連捷。
李百將想了想之後開口道:“這東西好雖好,但是二三子莫要隨便亂說哩,若是被五百主知去,那可是要軍法處置的哩。”
這些馬具如今已經成為了高闕塞守軍的秘密武器,因此對於馬具的保密自然也就是最高等級,高闕塞中的最高長官,那位姓趙的五百主就已經下過命令,每一次趙軍騎兵戰鬥結束之後都必須找回所有的戰馬,死去的戰馬也必須卸下全部馬具之後才能夠丟棄。
在歡樂的氣氛中,這群趙軍騎兵回到了高闕塞的關門之下,只見關牆上一個腦袋伸出,大聲朝著騎兵們喝道:“口令!”
李百將高聲答道:“破奴!”
兩扇鐵制的沉重關門在一陣讓人牙酸的尖利摩擦聲中吱吱呀呀的開啟了,數十名趙軍騎士騎著胯下的馬,依次進入高闕塞之中。
由於地處偏遠,高闕塞之中總共也不過駐紮了五百人的部隊,由一名五百主統領。
不過即便如此這座要塞也從未有過被匈奴人攻破的記錄,畢竟高闕塞本身是趙國長城的一部分,長城上的那些烽火臺也不是擺著看的,只要長城烽火一燃,數日內就會有五原城的大軍趕到救援。
雖然說是一座小小的軍事要塞,但是高闕塞之中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什麼馬廄、營房、操場等等應有盡有,形勢頗為規整。
在進入高闕塞之後,李百將讓自己的屬下們牽著馬去馬廄,自己則跳下了馬,對著一名迎面而來的中年軍官行禮:“五百主!”
這名臉上飽經風霜,年紀約莫在四十左右的中年軍官名喚趙同,據說是趙國王族分支幾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種),職位是五百主,也就是這座高闕塞之中的最高長官。
趙同親切的拍了拍李百將的肩膀,笑道:“吾聽說二三子今次出擊,帶回了好些匈奴人首級。”
李百將微微一笑,不無自得的挺起了胸膛,大聲道:“今遇匈奴人共三十四,盡皆授首!”
趙同哈哈大笑,對著李百將道:“善!五原城有令,命高闕塞出三百騎兵往雲中城集結,吾坐鎮此地不可脫身,今次便由汝率兵前往吧。”
“雲中?”李百將聞言一愣,要知道高闕塞屬於五原郡管轄,五原郡再往東穿過九原郡之後才是雲中郡,怎麼跑那裡去了?
李百將心中突然有些激動,忍不住低聲道:“五百主,莫非匈奴人又南下了?”
要知道以高闕塞這裡的部隊是極少調動的,每一次調動都必定代表著一場大戰。
就連如今最引人注目的長平大戰,趙國也沒有從高闕塞抽調一兵一卒,一來是因為高闕塞極其重要,二來也實在是這些騎兵在太行山地之中真的不好發揮。
趙同點了點頭,面色一肅,說道:“此次前往雲中,乃是抵抗燕人入侵,汝既為吾高闕塞之兵,切記莫要丟了吾的臉面哩!速速集合人馬,即刻出發!”
年輕的李百將身子一挺,再度朝著面前的趙同行了一禮,高聲道:“李牧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