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某些野史和傳聞之中,呂不韋很有可能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
當然了,趙丹今天找呂不韋過來,可不是為了驗證秦始皇身世的,又不是那些天天家長裡短的大媽,扯什麼八卦呢?
趙丹的真正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接觸一下這位未來的秦國名相,看看這個呂不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於是趙丹咳嗽一聲,對著呂不韋開口道:“寡人聽聞你乃是太公望之後,不知此事可屬實?”
太公望,就是周朝開國功臣呂尚姜子牙)諸多稱呼之中的一個。
趙丹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呂尚和呂不韋一樣,都屬於姜姓呂氏。
只見呂不韋臉色微微一紅,道:“回大王,太公望正是不韋之先祖也。”
呂不韋之所以臉紅,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畢竟當年他的老祖宗可是周朝開國功臣,被封為周朝太師,還是戰國七雄之中老牌霸主齊國的建立者,屬於貴族之中的頂尖階層,結果到了呂不韋這裡卻已經變成了“士農工商”之中排名最末的商人,任誰也有點抬不起頭啊。
但趙丹可不會因為呂不韋臉紅就放棄追問了,只見趙丹微笑道:“既有此家世,又為何持此商賈之業,使先祖蒙羞?”
呂不韋深吸了一口氣,知道這是趙丹在故意刁難自己了。
雖然呂不韋不知道趙丹為什麼要這麼特地的刁難自己,但是呂不韋卻十分清楚一點,那就是自己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一旦過不了這一關的話,那麼只要今天的事情傳出去這幾乎是必定的),他呂不韋的名聲就全完了。
春秋戰國的時候,因為一件小事就身敗名裂的簡直不要太多,更何況是被君王詰問這樣的事情。
於是呂不韋把身子一直,先是躬身朝著趙丹一禮,隨後沉聲道:“大王此言,不韋不敢茍同也。”
“士農工商者,國之四民也。士治國,農攻慄,工攻器,賈攻貨,四民各司其職,則國可興旺,若缺一則國弗興也。太公望封於營丘,地鹵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工,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齊得以強絕諸侯,此乃商賈之道利於國也。不韋既乃太公望十二世孫,秉先祖之道以謀生,又何以使先祖蒙羞邪?”
這番話的意思就是說,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都是國家的組成部分,缺了任何一個的話就好像麻將桌上的三缺一,這牌局國家)就沒辦法繼續下去了。
當年姜子牙被封在營丘的時候,那裡是人煙稀少的鹽堿地,於是姜子牙鼓勵齊國女子紡織刺繡,並且讓齊國男子捕魚曬鹽拿去別國經營販賣,於是齊國因為刺繡和漁鹽的商業交易而發展起來併成長為一代強國,這正是商賈之道利於國家的地方。
我呂不韋身為姜子牙的十二世孫,現在實際上用的也是我家老祖姜子牙所治國的道理來經商,既然祖宗的東西被我發揚光大了,那麼我怎麼能算是給祖宗丟臉呢?
此言一出,不但趙丹暗暗點頭,心中稱贊呂不韋果然不愧是一代牛人,就連一旁那個原本對呂不韋嗤之以鼻的平陽君趙豹也是一臉的驚訝,顯然完全沒有想到在自己眼中不過是“持商賈之賤業”的這麼一個家夥,竟然能夠說出這麼一番精闢的言論來。
趙丹微微一笑,道:“呂先生果然高論也。若夫呂先生所言,則商賈之道亦能治國乎?”
如果說之前的那個小小詰難是前戲的話,那麼從這個問題開始,趙丹對於呂不韋的這一次“考察”,才開始正式的進入了答題部分。
這呂不韋到底是否如同後世所說,是那般具有大才之人,從接下來的回答裡應該就可以判斷出來了。
而這個判斷又將決定趙丹對呂不韋的態度,比如說——
殺,還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