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唐慄兒的這番話,趙氏心裡的擔憂果然被拂去了大半,剩下的不過是對未來命運的期望和忐忑。
接下來幾天,崢王爺倒是每天準時出現在唐慄兒他們的新屋裡。
一日三餐自然也在這邊解決。
唐慄兒偶爾也會出手做幾個菜,老侯爺老夫人和崢王爺卻真的喜歡上唐慄兒那些並不太複雜的家常菜。
老侯爺每天都會約上崢王爺去南山北山打獵,自然每次唐慄兒和張斌都會興致勃勃的相陪。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崢王爺也漸漸接受了唐坤這個兒子,唐杏兒唐橋唐慄兒唐梅兒唐傑這些嫡親的孫子孫女。當然,對於趙氏這個兒媳他自然有諸多的不滿意。
但是,他也知道,以唐坤從前的處境能夠娶上趙氏就已經是祖先有靈,燒了高香,他也實在沒辦法對趙氏有更多的苛責。
反而是趙氏生的這五個兒女卻是讓他打心眼裡喜歡。
唐杏兒溫婉,唐橋沉穩,唐慄兒聰慧,唐梅兒慧黠,唐傑機靈,居然一個個的都讓他十分滿意。
尤其是唐慄兒這次回家還帶了溫嬤嬤。
溫嬤嬤從前是太後跟前的嬤嬤,規矩禮儀自然是極好的。考慮到他們終有一天要認祖歸宗,所以唐慄兒每天都盡量抽出時間讓溫嬤嬤教導唐杏兒唐梅兒大戶人家的規矩禮儀。
當然,每天的這個時候,趙氏也會同她們一同學習。
這樣一來,唐杏兒唐梅兒的氣質便更加出挑,趙氏也漸漸有了一家主母的樣子。
至於唐友剛一家子,唐慄兒卻沒有特意關注過他們一家的情況。不過,他倒是聽說,王昊被崢王爺丟在老屋裡,每天同唐友剛伍氏唐玲唐鈺一起生活。
時間一天天過去,可是老侯爺老夫人卻沒有回京的打算,張斌也頗有些樂不思蜀。
崢王爺一輩子都沒有像現在這樣放鬆過,更何況每天都能見到自己負疚最深的次子一家人,他也實在不想回京。
但是,他畢竟是楚天舒的左膀右臂,不過是半個月的時間,京城就開始來人催促他回京。
只是,他親自寫了奏摺,又寫了封家書回府,此後的大半個月時間京城居然也沒有再來人催促。
相比老侯爺老夫人的愜意悠然,崢王爺的閑雲野鶴,樂不思蜀,唐坤一大家子的從容上進,王昊這一個多月的日子卻有如水深火熱,苦不堪言。
他是過慣了富貴日子的人,雖然不是夜夜笙歌,但也是每天喝點小酒,聽聽小曲,沒事還能和狐朋狗友逛逛館子什麼的…
可是,在農村,每天困在老屋那種有些年頭的老房子裡,盡管伍氏每天想盡了辦法改善生活,可是伍氏又不是廚藝特別好的人,農村裡也沒有什麼好吃的,王昊短短十來天的功夫整個人就瘦了一大圈。
好在他身上還帶了不少的銀票出來,唐璉唐珺兄弟更是天天趕著牛車到團山鎮買好吃的回來。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止不住的想念京城,想念作為他小王爺身份時擁有的一切。
因此,他怨恨唐友剛。
怨恨他既然換了自己,給了他富貴的生活就不應該再讓伍氏和唐玲打攪他的富貴。
當然,他更怨恨伍氏和唐玲。
如果不是她們太蠢,又如何會讓人攛掇著進京,親自將把柄將證據送到崢王爺的手裡。如果不是證據充足,他和崢王爺三十幾年的父子關系又怎麼可能說斷就斷…
想到這裡,王昊對唐友剛夫妻唐瑋唐璉唐玲他們兄妹的態度便變得越發冷漠起來。
老屋裡發生的事唐慄兒一概不知,也沒想過打聽。
忙活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她的錦繡農家樂終於迎來了開張的大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