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剛剛才這樣想,唐慄兒身邊已然響起了顧春花的聲音。
張斌這才想起,唐慄兒身邊現在已經有了顧春花和李麗。想著他們很快就能回家,顧春花自然會提前幫唐慄兒將熱水準備好。
“一身黏糊得厲害。我現在就去洗漱。春花,謝謝你。”
唐慄兒得意的朝張斌眨眨眼,徑自往洗漱間走了過去。
等到趙老爺子過了六十大壽,唐慄兒的生活又恢複了原狀。只不過在閑暇無事的時候,她也會去鎮上逛逛,一邊看看自己新建的酒樓一點點變成自己前世的農家樂模樣。
早餐店的生意隨著張斌考中會元的訊息之後越來越火爆。
不少學子每天精打細算就是為了有錢去錦繡農家早餐店吃一碗清湯牛肉麵或者清湯牛肉紅薯粉。他們的目的無非是萬一偶遇了會元公,能夠得到會元公的指點那可是天大的造化。
當然,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這種際遇。不過,韓越卻是少數能夠不斷偶遇到唐慄兒和張斌的那個人。
韓越在今年秋闈的時候只差一點就成了團山鎮繼張斌之後的第二個解元。
盡管沒有考中解元,但是韓越的心態卻還算好。每次看到張斌也會笑眯眯的討教學問,當然,作為回報,吉祥點心店每次有什麼新出的點心韓越總會在第一時間讓自己的小廝小朱送到慄山村來。
伍氏和唐玲離開慄山村就像被風吹起的水一樣,只不過掀起了一陣的波浪,轉眼間就恢複了平靜。
只不過唐友剛現在卻越發的深居簡出起來,就連唐鈺讀書也比從前努力了不少,一個學期倒是得到過先生不少的好評。
唐瑋的兩個兒子唐松終究沒有考上舉人,他也因此恨上了唐坤唐慄兒一家。他沒有在自己的兒子身上找原因,只一心認為如果不是唐坤唐慄兒不願意幫忙在尤夫子面前多說好話,唐松又何至於考不上一個舉人。
唐楓倒是考中了秀才,不過他的資質並不比唐松的資質更好,只怕終身也會止步於秀才這個功名了。
不過,好在唐楓倒是不唐松看得開,他們家條件並不是很好,已經負擔不起兩個讀書人的費用了。為了讓唐松可以繼續讀下去,唐楓主動提出不再繼續讀書。
他在唐瑋的幫助下租下一個小院子,辦起了專門教年紀不大的小孩子啟蒙。他的學堂相當於慄山村秦夫子的學堂,專門教小孩子認字以及簡單的三字經弟子規什麼的。
只不過他的學堂在鎮上,而且就在團山書院旁邊,倒是吸引了不少該啟蒙的小孩子到他的學堂裡接受啟蒙。
再說,他的收費也不是很貴,又有今年新鮮出爐的秀才功名,過來他這裡接受啟蒙的小孩子們就越發多了。
他的脾氣原本有些暴躁,不過每天和一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在一起,他的脾氣倒是變得越發醇和起來。
比起他,一直專心讀書的唐松的脾氣倒是顯得越發陰鬱了起來。
唐玥自從打算將自己的女兒郭蓮兒攀上張斌的算盤落空之後,和張府的關系倒是越發的親密了。
透過鐘氏,她自然也知曉了伍氏和唐玲的下落。
不過,她卻沒有將伍氏和唐玲的下落告訴唐友剛,她私心裡也覺得,如果伍氏和唐玲找到了她的另外一個親弟弟得到了好處,或者在京城裡站穩了腳跟的話,她以後自然也可以去京城投奔伍氏和唐玲。
她從來都不擔心伍氏和唐玲會不會接受她。
在她心裡,要想得到伍氏和唐玲的歡心實在太容易了。
張府在得知張斌考中了會元公之後,無論是張駿還是鐘氏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開始變得低調起來。鐘氏雖然依舊有些不甘,但是形勢比人強,再加上又被張駿警告過了,所以也就不再關注唐慄兒的事情。
就在這平靜的氛圍下,春節悄然而至。
因為張斌和唐慄兒一過完年就要出發去京城,所以,離別的氣息沖淡了過年的喜慶。
雖然這並不是唐慄兒和張斌第一次離家去遠方,但是,這一次不是去鎮上,更不是去縣城,也不是去府城,而是去離家千萬裡之遙的京城。
唐坤和趙氏雖然沒有去過京城,但是,聽說光是坐馬車趕路就需要好幾個月,趙氏的眼淚就當場流了出來。
坐馬車就要做好幾個月,這不就是說單是來回在路上就要走半年。
再加上在京城備考以及考試的時間,她至少有一年的時間看不到唐慄兒。
“娘,你不要擔心,我先去京城看看。你不要忘了爹的身份,或許咱們以後就要在京城定居也不一定…”
背地裡,唐慄兒總是這樣安慰趙氏。
趙氏想起唐坤的身世,嘆了口氣,總算不再說話。
如果他們遲早都要去京城的話,那麼讓唐慄兒先去京城探探路也是不錯的。
說起來唐慄兒身邊有錢又有人,她好像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