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你先別…別激動。都…都是兒子和媳婦的錯…你先…先別說…說話,先…先讓燕大夫把把脈好…好不好?”
眼看孫氏越來越激動起來,趙響這下是真的嚇壞了,說話都說不利索了起來。
如果伍氏這下還暈倒的話,只怕他和蔣氏一個“忤逆不孝”的名聲是再也丟不掉了。
如果說蔣氏剛剛還是“有口無心”的話,他現在分明就是故意氣壞孫氏。
明知孫氏不願意見到他們夫妻兩個,他們夫妻兩個卻還是杵在她的面前不動。這不是成心氣壞是什麼…
“二弟二弟妹,我看你們還是暫時出去一下,等燕大夫幫娘診治過之後,孃的情緒平靜下來之後你們再進來陪娘好好的說會話…”
看到孫氏氣成這樣,韋氏不得不出面打圓場。
都說爺爺奶奶疼長孫,爹孃疼小崽。
放在他們老趙家也是同樣的道理。
平時孫氏和趙老爺子總是對趙響習慣性的多疼愛一點,連帶蔣氏在趙老爺子和孫氏的眼裡都多了一份包容。如果不是他們兩個這些年越發的不像樣,趙響越來越被蔣氏管得服服帖帖的,趙老爺子也不會越來越不待見他們。
她是長子媳婦,平時在這個家裡面總是做得最多卻不是最得長輩歡心的人。不過,隨著她的越發能幹倒是顯得蔣氏越發自私懶惰。
她總是相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在她嫁進老趙家十幾年以來,隨著她的兒女們越發有出息。當然,她也知道,她之所以能越來越被趙老爺子所看重,是因為她得了唐慄兒的青眼,終於能用自己所擅長的廚藝掙錢。
經濟決定人的地位,這不僅適合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也適合一個人在家裡面的地位。
她敢肯定,如果她還和以前以前一樣只會老老實實的在家做家務搞衛生,就算她將老人侍候的再好,孫氏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維護她。
“大嫂,你這樣落井下石可…可不是君…君子所為…”
趙響和蔣氏平時並不將韋氏這個長嫂放在眼裡,再加上趙愷現在還在堂屋裡幫著趙老爺子待客,趙響更加無所顧忌。
他小時候也讀過好幾年的書,說話有時候喜歡掉書袋。
“如果二弟二弟妹非得將娘再次氣暈的話盡管留在這裡不要出去…”
韋氏卻是看也沒看趙響和蔣氏一眼,淡淡的一句話卻讓趙響和蔣氏再也說不出話來。
“二舅二舅媽,你們如果真的孝順外婆的話,就不要再耽擱燕大夫給外婆看診的時間。這不管什麼病總是越早診治越好…”
唐慄兒也被趙愷磨磨唧唧的行為給惹得火來。
她這外婆都這樣了,她這個不著調的便宜舅舅卻還這樣。難道他和蔣氏生活在一起久了,這心思也和蔣氏一般糊塗了不成?
自己老孃都差點被自己給氣死了,他居然還要在這個時候非得和自己老孃爭出一個子醜寅卯不成…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嫁出去的水…”
“外婆…”
“娘,娘…”
“天啦,娘,你怎麼又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