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至少再也沒有人將她和難民小叫花聯絡上了。
唐慄兒對自己現在這樣還挺滿意的。
出身農門,她才不想長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人只要稍微有點清秀不是很醜就足夠了。
上輩子加上這輩子,她都不是當花瓶的料。
唐杏兒的年紀漸大,越發變得不太喜歡出門。
更何況,她還是在家裡準備茶點,準備晌飯給匠人師傅們吃。
不要擺攤的日子,趙氏也要和唐坤一起搬瓦遞瓦。所以這次出去的除了沈七和張斌,剩下的就只有唐慄兒唐梅兒姐妹兩個了。
馬車直接駛入北街,然後在他們租下的店鋪前面停了下來。
北街的氣氛總是比另外的幾條街道要更安靜一些,就連空氣中都似乎有淡淡的書香墨香流動。
在這裡,人的貧富差距好像被極大的縮小了,人人看上去都衣衫革履的模樣。
韓越家的店鋪地理位置果然極好,幾乎位於北街的中央,就在團山書院的大門口的旁邊。
這個位置真是妥妥的“學校商店”的位置,比唐慄兒想象中的位置更好。
沈七開啟店鋪門,裡面倒是被收拾的幹幹淨淨。除了幾個笨重的貨櫃外,其他任何多餘的東西都沒有剩下。
看到這些貨櫃,唐慄兒倒覺得挺滿意的。這樣又可以節省了買貨櫃的錢。
後院有個小小的天井,天井中央有一口井,井水看起來很清澈的樣子。
廚房廁所臥室一應俱全。
臥室雖然只有一間主臥,但是周圍有三間廂房也可以住人。還有一間小小的雜物間可以堆放一些不經常用到的雜物什麼的。
總之,看到這裡,唐慄兒還是覺得挺滿意的。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這炒糖炒栗子灶究竟該砌在外面還是砌在門面裡?
“要不,咱們還是將灶砌在門口吧?我看咱們這條街所有早餐店的灶都是砌灶外面,據說這樣可以更好的招徠顧客…”
沈七很是認真的說出自己的意見。
唐慄兒知道沈七說的沒錯。
這時候的早餐店無論是包子店還是粥店面館,總是習慣將灶都砌在門面的門口,好像這樣做就能得到所有人的注意一樣。
但是,唐慄兒卻不想這麼做。而且,她更要反其道而行之。
“小毅,沈七,我有一個主意。咱們在門面的後面隔出一個空間作為廚房,而且咱們更要做一個漂亮的櫃臺將廚房和大廳隔開。然後咱們在大廳裡面擺放一些別致又好看的桌椅。更重要的是,這些別致又好看的桌椅一定要符合團山書院讀書的學子們的審美觀點。你們覺得我的這個主意怎麼樣?”
唐慄兒斟酌著說出了自己的主意。
她甚至一邊說還一邊到馬車上取來她自帶的紙和筆,然後順便將自己想象中的早餐店的平面圖給畫了出來。
“板栗,你說你怎麼就懂得這麼多?你看你這不僅畫的好,這腦袋怎麼也這麼靈活?如果這店真的照你畫的這樣裝修的話,我相信生意肯定能好。而且,這桌椅這凳看起來雖然簡單,卻真的很方便實用。三四個人一張小桌,凳子每一條都單獨獨立,能夠隨時方便移動…”
沈七越看越是贊不絕口。
其實唐慄兒畫的不過是現代常見的那種早餐店的簡約大氣幹淨利落的風格。
廚房的櫃臺大約只有半人高,讓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廚師在廚房裡的每一個動作。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粉面一做好,顧客就能順手將粉面端走,節省時間。
再有就是受現在條件的限制,她只能選擇定做那些原木的桌椅。她在靠近櫃臺的兩側選擇放置兩個比較大的圓桌,各自準備六把高背的原木椅子。然後再依次靠牆放置兩張小方桌,桌子兩側則各自準備四條方凳。
中間的通道。
這樣的話,如果有小型的同窗聚會,也可以選擇在前面兩個大方桌坐下。
“不過,這樣的話這些桌子全部做滿,好像也坐不下幾個人…”
張斌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缺陷。
他在鄉試之前雖然一直不曾真正經過書院讀書,但是他也隨尤夫子到書院參觀過。知道書院都是統一時間上課下課,同一時間吃飯。
不過還好他們現在經營的是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