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大笑不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那隻能說是有緣無份,或許,你的緣份還沒到。”
小年輕驚歎地看向楚昭,“陛下說得真好!”
那崇拜的小眼神,引得楚昭一笑,往一旁的人使了個眼色,立刻有人請著那小年輕離去,下一個敬酒的又來了。
不是沒人想再跟楚昭唱歌,只是真心假意楚昭還是分得出來的,珠玉在前,假的總是假的。
一場宴席,滿滿的幾千人,一點亂都沒有,各國使節意高而來,同樣滿意地離開了。
自此大昭與各國的來往更密,事隔五年之後,再次迎來了近百國的道賀,史稱百國賀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後世帝王有效仿者,無奈國庫不豐,別國也不肯配合做這場戲,這也是楚昭的政績之一。
能讓百國同來賀之,古今唯昭華女帝也。
而歡喜過後,魯種覺年事已高,上表告老還鄉,楚昭與之長談,魯種輕嘆道:“臣是降臣,陛下讓臣任宰相之位十數年,對臣寄以厚望,臣都知道。只是如今精力越發不濟了,臣請辭,也是怕自己年紀太大,幫不上陛下的忙不說,反而給陛下添亂。”
楚昭看著魯種道:“你是什麼人朕心裡清楚著。你辛苦了一輩子,既然覺得累了,朕也就不留你。告老就告老,還鄉就不必了,武堂裡的事,朕還想讓你繼續管呢。”
魯種一頓,楚昭道:“你捨得丟下那些朝氣蓬勃的學生?”
“與陛下說句實話,臣捨不得。不僅捨不得武堂,也捨不得陛下啊。此生能為陛下盡心盡力,是臣此生最大的幸事。”魯種一大把年紀了,經了亂世,曾經被人踩在腳底,是楚昭他成為了人上人,更讓很多的人都過上了吃飽穿暖的日子。
“臣年輕的時候就想,什麼時候可以吃飽穿暖,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就好了。陛下,幫臣完成了臣想又做不到的夢想。陛下,臣謝你!”魯種說著與楚昭拜下,楚昭趕緊的將他扶起來,“不必多禮,是朕謝你才是,沒有你跟大家的幫助,朕就只有一雙手憑什麼打造這一片太平盛世。”
魯種眼中含淚,“陛下胸襟開廣,廣納賢才,善納諫。臣等都是跟著陛下的腳步走到今天,以後,希望陛下能一直這樣走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就算辭了官,朕有什麼不妥的行為,你也可以上折啊。朕,同樣捨不得你。”楚昭說的是真心話,“姜先生早死,朕心裡一直不能釋懷,你要辭官,朕更是怕你過於勞累,也與姜先生一般。”
魯種聽著一笑道:“臣會讓自己長命百歲的。”
楚昭也笑了,“你退了之後,覺得何人適合接你的位置?六部尚書之中,你覺得誰最合適?”
“大昭的臣子都是能吏,依臣看,除了柴景,其他尚書皆可。”魯種如此說來,楚昭道:“柴景怎麼?”
魯種道:“陛下何必明知故問,臣不相信柴尚書所做所為陛下不知。挑起承王與大皇子的爭鬥,其心當誅。陛下一直不處置,臣不知陛下有何打算,但是臣的位子,絕不能讓柴景替上,否則大昭將會不寧。”
楚昭道:“那,如果朕就是屬意柴景接替你呢?”
魯種沒想到自己都已經說得那麼明白了,楚昭竟然還說這樣的話,急急地站了起來,“陛下,還請陛下三思啊!”
“魯卿,朕與你君臣共事多年,你說如今的大昭最該決定的是什麼事?”楚昭沒有接過魯種的話,反問了一句,魯種一頓,“繼承之人。”
楚昭點了點頭,“對,承繼之人,大昭在朕的治理下,國勢越強,百姓安居,下一個大昭的皇帝,是眾人都想知道的。”
“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時,不定有不定的好處。”魯種倒是不著急的那一撥,心裡怎麼想就說出來了。
楚昭點點頭道:“對,但是魯卿啊,朕這一輩打小就沒過過安樂逍遙的日子,所以朕並不想一輩子都留在帝位上。或者該說,朕不打算死在帝位啊!”
魯種一頓,還有不喜歡權利的人吶?不,不,不,不是這樣說。
“陛下是要退位?”魯種說了一句,楚昭道:“就像魯卿辭官一樣,朕的心思想必魯種比誰都更能懂。”
將心比心,魯種一下子明白了楚昭意思,“也好,陛下退位,新帝若是有什麼不妥,陛下也能指點一二。”
喜歡昭華女帝請大家收藏:()昭華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