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匈奴經多年的戰亂,百姓思定,他來大昭,也是有求而來。
“陛下仁厚,有一事,還望陛下應允。”寒喧至此,衛治也就開門見山地直說了此來的目的,楚昭道:“大單于直言就是。”
相交多年,楚昭的性情向來是直來直往。
“是,陛下。匈奴經多年戰亂,又遇瘟疫,牛馬死傷無數,我此番前來,是望陛下能伸以援手。”衛治已經站了起來,施以他們匈奴最高的禮節。
匈奴的情況楚昭大致聽說了些,但是她也沒想到情況竟然如此嚴重,竟然叫衛治不遠千里趕赴大昭,親自跟她提起此事。
一想也是,匈奴與前朝多有舊怨,百姓多生怨恨,想讓大昭救急,不表現足夠的誠意如何使得。
楚昭道:“你想要多少糧食?”
衛治知道楚昭之豁達,但這多一句都沒問就問衛治要多少東西,衛治還是頓了半響,趕緊的地道:“三萬擔。”
糧食,大昭如今確實是不缺,楚昭心裡有數,在她大力發展農耕,推行雙季水稻,又讓人修渠引水,保障農作物的發展,這些年,天也是給她臉,沒有遇到大旱大澇,如今大昭的國庫,糧食堆得極多,區區三萬擔,楚昭能拿得出來。
“你能給大昭什麼?”楚昭問了衛治,衛治再次跪下,“陛下能幫匈奴度此大劫,匈奴願世世代代稱臣。”
楚昭搖了搖頭,“除匈奴之外,另有諸國,若是憑這一句稱臣就讓朕拿出大昭百姓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給了你,往後但有他國說了這話,朕是給還是不給?朕是不會讓大昭險入困境的。”
衛治一頓,而一直聽著楚昭他們說話的楚宸或是政事堂的諸公都看著楚昭,如此國之大事,由兩國的老大談妥是最好不過的。
楚昭心懷天下,亦為大昭的萬世基業而考慮,這樣很好!
“待匈奴渡過此難關之後,所借大昭之糧,匈奴以一倍還之。”衛治顯然也不蠢,借而還,這樣的事情即解了楚昭的困境,又能為匈奴爭取了好處利益。
楚昭輕輕笑了,有借有還,再好不過。“此事,朕不能立刻應下,還需過政事堂與諸公商議。”
“多謝陛下。”不管楚昭此時有沒有答應,楚昭願意跟臣子去商議,那麼他們就有機會。
“雖說匈奴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大單于既然來了大昭,那就好好地看看大昭的風景。大單于的雅言說得極好,大昭或許會有其他大單于更感興趣的東西。”衛治能說出不少成語,楚昭由此就能看出他對於大昭文化的嚮往。
“阿宸,阿滿,大單于在大昭期間,你們好好招待大單于。”楚昭衝著楚宸跟楚操吩咐,姐弟倆站了起來應下了。
接下來再沒有提到所謂的國事,衛治此時也是鬆了一口氣,其他的事,他知道急不來。
但是宴過之後,政事堂諸公不約而同地尾隨楚昭回了內殿。
楚昭喝了些酒,面若桃花,雖然諸公都是穩重之人,然而皆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不敢多看楚昭一眼。
“借糧一事定下前先核實兩件事,第一,查匈奴瘟疫是否如衛治說的那般嚴重,再統計匈奴如此的人口;第二,衛治有二子,他們如今何在。”楚昭託著頭如是吩咐,蕭其陳道:“若是匈奴瘟疫當真如此嚴重,陛下真要借匈奴糧草?三萬擔的糧草,足以供應大昭人口三月之數。”
楚昭道:“所以,我剛剛說的兩件事必須要查清楚,不得有絲毫怠慢。另外,他們在京期間好生款待,不得無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匈奴單于進京只帶了一個公主,且與大皇子年齡相仿。”吳用出言說了一句,楚昭的頭有些暈乎乎的,“怎麼,覺得匈奴想跟大昭聯姻?阿滿還小,不必急。”
喝了酒的楚昭說話更直接了,吳用道:“若以聯姻而固兩國邦交,何樂而不為。”
“聯姻以固邦交,屁!你看著哪個聯姻的國家該打的時候不打?嗯?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是親家,一但有了利益的衝突那就是仇人。”楚昭直接噴了吳用,吳用聽著看了楚昭一眼,醉酒中的楚昭少了些許威嚴,女兒態顯露無異,吳用趕緊的低下頭。
“阿宸的親事是她自己做的主,將來阿滿也一樣,別跟朕說什麼聯姻,賣身換來的和平,朕不屑之。”
賣身這兩個字丟了出來,魯種輕咳了一聲,“陛下,郎君與女郎不同,大皇子將來可娶正妃,納妾侍,能為國出力,何樂而不為。”
“呵呵,阿滿將來要是敢三心兩意,打著左擁右抱的主意,用不著他夫人動手,朕先幫他斷了禍根!”
一片死寂,低著頭的諸公抬起了頭看向楚昭,不確定這是楚昭的醉酒之言,還是楚昭真的會這麼做。
“好了,好了,退下去,有什麼明日再說。朕剛剛吩咐的事,著手去辦。”醉酒的人頭暈得厲害,楚昭也是難得高興喝了那麼多酒。
一干人識趣的退下,反正他們都清楚,楚昭不是個願意吃虧的人,想佔她便宜幾乎不可能。
不過,退出了正殿,韋尚任站定了半會,其他人一看都頓住了,拿眼看向韋尚任。
“陛下適才之言絕非醉酒。”韋尚任突然說了一句,魯種道:“所謂酒後吐真言,陛下難得醉酒一回,這話,假不了!”
不過,楚昭要怎麼著楚操有什麼關係嗎?魯種看了韋尚任一眼,蕭其陳道:“承王迎娶王妃在即。”
魯種立刻明白了,韋尚任的孫子即將成為承王妃啊!陛下連自己的兒子娶多少女人都管,那承王的事,一定更管。
喜歡昭華女帝請大家收藏:()昭華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