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楚昭得天庇佑,自她稱帝登基以來,大昭年年大豐收,又有兩季的水稻種子廣傳於大昭,眼看的國庫糧草充足,打,大昭是不怕任何人進犯的。
“此事由蕭卿去辦理,不管誰去打,三軍糧草,軍械都要備好。”楚昭順著蕭其陳的話說,蕭其陳一拜,“諾。”
退了下去先把事情辦好。齊淮與柴景再次同喚了一聲陛下。
楚昭揚手道:“兩位愛卿為國為民之心,朕明白,朕沒有下判斷,因兩位愛卿不相伯仲,還有揚州的局勢不明。為帥者要統領三軍,朕要想想究竟你們誰去更合適。”
合適二字十分玄妙,楚昭如今衡量的是什麼,沒人能猜得透。
只是高句麗進犯揚州,走的還是水路,確實打得大昭一個措手不及,因此高句麗連奪揚州的兩城,如今還鍥而不捨,明顯有要奪下大昭江山之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楚昭暫時未定三軍統帥人選,很快大昭百姓都知道,高句麗進犯揚州,揚州已經失了兩城。太平了幾年,戰爭再起,眾人山呼墨軍奪回失城,必要將高句麗的人打得片甲不留。
不得不說,楚昭率領的墨軍在大昭百姓的心裡形象極好,外族來犯,他們更相信墨軍一定可以把他們趕出去。
楚昭確實在等揚州的訊息,揚州已失兩城,那麼高句麗的兵馬如何?領軍進犯的人是誰,又是怎麼奪下了揚州的城池的。
大明宮隨著戰起而一夜通明,第二日早朝,楚昭下詔命齊淮為徵高麗句的大元帥,統領三軍。
柴景不可置信地看向楚昭,顯然想不到楚昭竟然會選擇讓齊淮去。
但是旨意已下,齊淮不日就要離開長安,率軍前往揚州。
“陛下,柴尚書求見。”對於楚昭下的旨意柴景想不明白,不明白就要問,退朝之後,柴景立刻求見。
“讓他進來吧。”楚昭如此開口,柴景的求見是預料中的事。
“陛下!”柴景被引了進來,楚昭合上手中的摺子,“都退下吧。”
三珠四喜都退了出去,楚昭從上面走了下來,行至柴景的面前,“想問朕為什麼派齊淮去揚州而不派你?”
楚昭的風格向來都是這麼直接,開門見山說出柴景的來意。
“是,臣不明白,為什麼陛下選擇齊相而不是臣。”柴景看向楚昭,為人臣子,不明所以而言無可厚非,更別說,他與楚昭並不是單純的君臣關係。
“你就當是因為它。”楚昭舉著被柴景戴上了情鎖的手如此說,柴景皺著眉不明其意。
“戰場兇險,刀劍無眼,朕是過來人,突然覺得讓卿身臨險境,頗是不忍。”楚昭輕蹙著眉頭說話,柴景一臉驚歎地看向楚昭。
“說起來,朕還真是從來沒有怕過誰死呢,怎麼突然就怕了呢。”楚昭似是喃喃自語,那樣完全不同的楚昭,同時也讓柴景辨不清真假。
“柴景啊柴景,這是你想要的嗎?”楚昭的聲音在柴景的耳邊響起,柴景抬眼看向楚昭,楚昭清晰地吐字,“朕怕你死了,所以這場戰讓齊淮去,你留下,不好嗎?”
什麼叫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此時此刻,柴景算是完全地明白了,然而,對於楚昭的話,柴景是半信半疑。
柴景伸手想要摟過楚昭的腰,楚昭卻突然變了一張臉,“你莫不是忘了,朕從來不用別人用過的東西,尤其是男人。”
宛如被人迎頭潑了一大盆冷水,柴景身上盡是黑氣,“這麼多年,陛下難道還為臣守身如玉不成?”
此言一出引得楚昭嗤笑,“柴景啊柴景,別拿你的想法來猜度朕。你管不住自己,不代表朕跟你一樣。”
話到這裡,柴景已經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陛下與皇后一直相敬如賓。”
“這與你有何干系?”楚昭只是平靜地說出這個事實。“齊淮為帥出征,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作為副帥,揚州是你曾經的地盤,朕要的是高句麗敗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