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不差的,但是總不能平白無辜地你來說讓人放人就放吧,這麼輕易地放了人,大昭的臉面往哪兒擱。
對此,楚昭早教了墨軍的將士該如何處置,如今將士們用起來,用得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你們派兵潛入大昭意圖為何,我們各自心知肚明,刺探軍情者,於兩軍對陣時,當時殺死也無可厚非。我們留著你們高句麗的兵一條命,不是因為怕你們,只是我們陛下不是好戰之人,大昭上下也覺得交個朋友比多個敵人好,所以我們才會讓你們給贖回去。你們可以拒絕的,反正人放在我們這兒,我們也不會傷害他們,往後就留在我們大昭好好做人吧。我們會教他們,以後別幹這麼蠢的事。”
說來刺探大昭軍情的人做的是蠢事,指使他們做蠢事的人豈不是更蠢!使臣如何聽不出言外之意,氣得差點要跳起來。
“怎麼,覺得我們說得不對,竟然覺得我們說得不對,那你就請回吧,我們都是當兵的,不像文人會說話,話粗理不粗!”
人家也老老實實承認了不會說話,你還能揪著人的錯不放?
當然不能,既然不能,贖人的事,使臣是沒有權利作主。
“將軍,此事容我回國稟明我家將軍,至於要不要贖人,非我能決定,還請你見諒!”使臣說話甚是客氣。
“行,你回去跟你們將軍商量,商量好了傳個信兒。對了,要是拖得越久吧,贖金是會漲的,畢竟他們吃我們的用我們的,大昭的糧食也不是白來的,不能養吃白飯的。”
真心要被氣死啊!使臣有心想說,你要是不想人留在你們大昭吃白飯,那就把人放了。
最終還是沒膽子說出這話。灰溜留地回了高句麗。
結果,高句麗只能照著要求把人贖回去,不能不贖啊!墨軍不要臉的在邊境大喝,為高句麗出生入死計程車兵,高句麗竟然連這點贖金都不願意出,真叫人寒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除非高句麗真要寒了將士們的心,否則只能老老實實地把贖金給了大昭。
一手交銀子,一手交人。大昭一方笑得嘴都合不攏,高句麗那邊哭喪著的臉,鮮明的對比。
“下回再來啊!”拿到了銀子,還有人衝著高句麗說了那麼一句,果斷被拍了,“什麼下回再來,你這樣不是讓人拿你話柄,下次他們真再來了,我們把人捉了還怎麼要贖金?”
“哎喲,一千兩的銀子,問問大將軍,這銀子能不能給咱們軍營加頓肉吃。”抱著銀子的人問了一句。
“說什麼行不行,問過大將軍再說!哎喲,從來沒想過原本捉到了敵軍的探子還能掙銀子,下回我們多捉幾個,能賺更多的銀子!”好志向,就是不知道高句麗還願不願意當這凱子了!
郭承收到邊境傳來的訊息,看到捷訊傳來,笑得嘴都合不攏地拿過去給楚昭,“陛下,事成了。”
這捉人要贖金的主意是楚昭給出的,楚昭聞弦而知雅意,接過紙條一看,笑道:“做得不錯!”
下面一干人完全不明白楚昭跟郭承打的啞謎,倒是蕭其陳眼觀鼻,鼻觀心的,想必楚昭還是決定以和為貴,沒有讓兩國開戰。
“看看,我們前線的將士們,還會自己掙軍響。”楚昭將紙條遞了出去,吳用上前接過,先給了姜參,姜參看完傳給了旁人,各自看完了,表情各不一樣。
“與高句麗索要贖金,想必是陛下之意。”姜參與其說是問,不如說是與楚昭要個解釋。
“是!先生覺得此計如何?既可警告了高句麗,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和氣不傷,戰事自然不會有起。”
敢做敢當,向來是楚昭的為人。姜參道:“是否有傷大國的氣度?”
氣度,楚昭看了姜參一眼,“所謂氣度就是別人犯了我們,我們捉著了人,人家一開口要人,我們就二話不說地把人還回去?”
是人都能聽出楚昭話中不認同的意思,姜參道:“恐落得大昭愛財的印象,傷及大昭之容。”
“名聲重要嗎?各自心中坦蕩,任人如何說,又有何干系?”
喜歡昭華女帝請大家收藏:()昭華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