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南城軍器監。
本來這軍器監,只是一片低矮平房組成的簡陋作坊,很不成樣子,不過自從趙顯接手軍器監以來,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撥工部匠人擴建軍器監,如今兩三年時間過去了,軍器監早已經今非昔比,不僅佔地面積擴建了五六倍有餘,周圍更是用青磚堆砌起來一道高高的圍牆,讓軍器監外頭的人再難窺視到圍牆裡頭到底有些什麼。
這座軍器監,可以說是臨安城目前的“科技最前沿”,同時也是臨安城除了肅王府書房之外護衛最森嚴的地方之一,這種地方本不應該帶人來,不過趙顯懷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帶著這個北齊的親王,進入了軍器監參觀。
有趙顯在前面帶路,兩個人一路暢通無阻的走進了軍器監,由於剛剛跟趙顯紅了臉,姜小白現在面無表情,一臉漠然的跟在趙顯身後。
直到他看到了軍器監內院裡,整整齊齊排成一排的肅武炮。
這一排炮,大約有五十門左右,是趙顯花了大價錢搞出來的,這筆錢大到連戶部不願意出,是趙顯從江南綢商那裡籌了一筆錢,又從石三子的石家商號裡調出了一大筆銀子,並且藉著石家商號的名字到處蒐羅鐵礦,才堪堪在面前鑄出來的大炮。
不得不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吃的香,但是花費的代價實在是太多了,由於鑄炮技術不成熟,再加上趙顯還要軍器監時時改進,導致火炮一直沒有辦法量產,所以每一門火炮的花費都頗為昂貴,昂貴到如果趙顯沒有一個從後世帶來的“科學發展觀”的話,他根本不可能狠下心花這麼一大筆錢出來。
這種新式火炮,相對於江北前線的火炮來說,體型要小上不少,大約只到趙顯的肩膀那麼高,不過由於改良了鍊鐵的技術,炮管整體雖然沒有加粗,但是口徑卻要粗上不少。
相比於江北前線的肅武炮,這種新式火炮『射』程威力,又要上了一個臺階。
這些一點一點的進步,是趙顯硬生生用錢砸出來的,這些軍器監的匠人現在每提出一點改良,都會得到一筆不菲的獎金,導致這些老鐵匠老木匠出身的匠人恨不能一天十二時辰撲到軍器監裡頭,家都不願意回。
姜小白跟在趙顯身後,望著這一排火炮,目瞪口呆。
此時,軍器監的監正李清,已經帶著肅王府出身的十幾個男弟子,恭恭敬敬的在肅武炮下面站成一排,對著趙顯行弟子禮:“學生等,見過師父。”
由於“老師”這兩個字,在這個時代是用來稱呼年長一些的師父,在這些學生們回肅王府給趙顯磕頭的時候,身為師孃的項櫻很強勢的幫他們改掉了,才讓他們改口稱趙顯為“師父”。
趙顯淡淡的對這十來個學生點了點頭,然後揮手道:“李清留下,其他人該做什麼做什麼去。”
“是。”
十來個弟子一溜煙的散了去,身為軍器監監正的李清,則是束手站在趙顯身側,持弟子禮。
趙顯回頭看了一眼姜小白,指著這一排火炮笑眯眯的問道:“雍王殿下,這些物事,降火否?”
姜小白雖然心裡震撼,但是嘴上卻不能認慫,他眯著眼睛說道:“此物,擋得住我大齊百萬雄師?”
趙顯呵呵一笑,對著李清招了招手:“來,監正大人,帶雍王殿下去試一試炮。”
臉上還帶著一些黑灰的李清恭謹的點了點頭,然後對著姜小白拱了拱手:“這位……大人,請移步我軍器監校場。”
姜小白微微皺眉,但是還是跟在李清和趙顯的身後,走到了軍器監的校場。
軍器監的校場極為廣闊,佔地足有幾十畝地大小,好在這軍器監所在的位置是臨安城的南郊,否則趙顯還真沒有辦法給他們騰出這麼大一塊地方出來。
這軍器監的校場,是軍器監平日裡用來試驗各種新式武器的地方,此時校場裡零零散散的還有一些人在擺弄一些新奇物事,有些特意被拉來試驗神臂弩的軍中力士,正在跟幾個匠人討論新式神臂弩的手感問題。
更遠一些的地方,一門火炮炮口朝天,威風異常的屹立在校場的最北側。
李清面『色』嚴肅,揮手對炮下的一名炮手說道:“點炮!”
“是!”
炮手熟練的調整了一下火炮的角度,瞄準了遠方校場中央的一排木製假人,然後用火把點燃引線,隨著一聲隆隆炮響,一枚火球一樣的炮彈從炮口之中飛『射』而出,正中校場中心的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