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顯收到臨安宗衛府飛鴿傳書後的第三天,一隊來自臨安的欽差,趕到了趙顯的軍帳之中。
來人是趙顯的熟人,大內官李懷。
李懷進了軍帳以後,沒有急著取出聖旨,而是先對著趙顯拱了拱手。
“老奴見過肅王殿下。”
對於這個跟了趙睿一輩子的大內官,趙顯並沒有多少惡感,因此對著他點頭微笑:“李公公不在臨安納福,什麼風把您吹到這涪州戰場上來了?”
李懷搖頭苦笑。
“不怕殿下笑話,朝廷給殿下寫了一張聖旨,整個內侍監竟然沒有一個宦官敢來給殿下宣旨,老奴只好腆著老臉來了。”
“哦?”
趙顯故作詫異道:“本王一向奉公守法,對於朝廷的聖旨尊敬有加,內侍監的公公們為何會怕本王?”
“倒不是怕王爺。”
李懷從懷中取出一卷白玉捲成的聖旨,輕輕遞到趙顯的桌子上,搖頭嘆道:“殿下自己看一看就知道了。”
趙顯凝眉道:“這不合規矩罷?”
“殿下早已經可以御前不拜,哪裡還有那麼多規矩束縛得了您。”
趙顯也不矯情,伸手接過聖旨,鋪展開來。
聖旨上的內容很簡單,大體就是說這次西征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西陳,眼下西陳已經安定下來,這次西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然後又說臨安國庫已經空虛,朝中存糧也已經消耗了十之,再打下去臨安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召趙顯回京。
趙顯冷著臉合上了這卷聖旨,轉臉看向李懷。
“李公公,這是你第二次在本王即將大功告成的時候,召本王回臨安了。”
去年在夔州城,李懷也是在西陳即將立國的時候,帶著趙睿的聖旨把趙顯召回了臨安城,那時候趙睿在世,趙顯沒有多少反抗的餘地,只能乖乖的奉旨回了臨安。
但是這一次,臨安沒有人制得住他了。
李懷苦笑連連:“所以內侍省才無人敢來,老奴上一次已經惹惱了殿下,僥倖撿回來一條老命而已,殿下如果心中有氣,在這裡一刀砍了老奴就是,老奴絕不反抗。”
“誰敢對身為天子近侍的大內官不敬?”
趙顯把聖旨隨意捲了起來,扔在一邊,語氣不善:“本王就是想知道,如果本王不回臨安,朝廷會如何處置本王?”
“殿下為大啟南征北戰,功勳卓著,朝廷自然不會把殿下怎麼樣。”
李懷低著頭,很是為難的說道:“只是如聖旨中所言,朝廷真的沒糧了啊。”
趙顯聲音冰冷。
“眼下剛剛秋收,朝廷怎麼會沒糧?”
李懷皺著老臉:“老奴只是宮裡的一個老宦官,對於朝堂政事實在不知。”
說到這裡,這個大內官也不好意思再編下去,搖頭嘆息道:“殿下,您是聰明人,這聖旨的意思想來您也看得懂,意思就是不管朝廷有沒有糧,您要是繼續打下去,您的軍糧就沒有了。”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