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右營是趙睿在駕崩之前與陳靜之一起商議出來的決策,就是從京畿各府之中抽調精壯,再次組建一支十萬人的禁軍,同時把原本的禁軍稱之為左營。
那這一支新成立的禁軍,便叫做右營。
右營的徵募工作已經進行了月餘,都是由蕭子俊一手打理,這其中的過程就連王象也沒有插手進去,當然,他也沒有想插手的意思。
這個禁軍右營,是趙睿留給蕭氏後族的資本,也是蕭子俊以後在朝堂上的立身之本,可以說極為重要。
自打先帝駕崩以後,蕭子俊就一門心思撲在了這個右營身上,經常待在城外的右營大營之中,四五天不見了回家。
在這位國舅爺的努力之下,短短一個多月工夫,右營已經徵募到了六七萬人馬,就駐紮在右營大營之中,等候著未來的集訓。
就目前而言,這支右營還只是一群新兵,基本沒有形成任何戰鬥力。
趙顯知道,自己討要王象的左營幾乎毫無機會,因此他只能把主意打到了右營身上。
右營的兵馬雖然都是新人,但是分發的可都是實打實的禁軍裝備,禁軍是什麼?那是趙睿用銀子生生砸出來的軍隊!
不說別的,只說禁軍重步的鎖子甲,一套鎖子甲就價值近百兩銀子,這筆錢放在中等人家,都已經足夠好幾年吃用了!
不止是這些禁軍的裝備,還有他們的人選,也是京畿各州府之中遴選出的精壯,如果能挑出五萬右營禁軍帶到西陲,趙顯有把握在半年之內,把這五萬新兵變成三萬人以上的老卒!
這種比例,比軍中原先十人存一人的老兵比例,可要強出太多了。
王象沉默了下來,他皺眉思索了許久,最終無奈的嘆了口氣:“殿下這個條件雖然有些過分,但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老夫可以代表你去提,但是成與不成,老夫不敢保證。”
畢竟如果西陲亂起來,趙顯不可能單人匹馬的去解決問題,帶上五萬還沒成型的禁軍,並不算太過分。
趙顯微笑拱手:“這件事情,只要姑父大人點頭,也就成了大半,陛下跟太后就算不給我面子,也多多少少會給姑父一些面子。”
王象連連搖頭:“我只負責一個禁軍,這件事情到底如何,還是要看太后跟陛下的意見……”
兩位國朝輔臣在肅王府的書房裡說了足足半日的話,一直到下午太陽西斜的時候,趙顯才把這位大都統書送出王府,揮袖告別。
王象剛走沒多久,一個身穿麻衣的大漢躍馬來到肅王府門口,守門的親衛橫刀攔截,這大漢直接將了量他掛在脖子上的肅王鐵牌,臉色淡然。
這鐵牌乃是老肅王親衛的象徵,先登營的那批老卒裡頭,有鐵牌的也不過十餘人,都是給當年的老肅王趙長恭放過親衛的人兒。
表明身份之後,肅王府的親衛把他迎了進去,一行人在趙顯的書房門口停下腳步,一名宗衛躬身說道:“秦將軍,王爺已經在書房,等了您一天了。”
秦干鏚是一個看似粗獷其實心細如髮的人物,他微微點了點頭,站在書房門口朗聲抱拳道:“卑職江寧軍先鋒將軍秦干鏚,求見王爺!”
話音剛落,書房的大門應聲開啟,趙顯衣帶生風,三步並作兩步的把他拉進了書房。
書房裡頭,趙顯坐在主位,而秦干鏚則是坐在一個木凳子上,滿臉忐忑。
趙顯給他倒了杯茶,深吸了一口氣,開口問道:“秦將軍是以前跟著我父徵過西楚的老卒是吧?”
秦干鏚臉色漲紅,低聲道:“回稟王爺,是的!當年在肅王軍中,卑職曾經給老肅王做過親衛,升遷成為親衛隊長,再後來就成為了肅王軍中的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