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顯對這個武器研究所極為看中,他總共收了十四個男學生,有一個叛逃西楚被殺,另外九個被先皇帝趙睿藏了起來不知所蹤,剩餘四人被趙顯統統扔在了軍器監,日夜跟這些老匠人學習。
有了這些老匠人的手法,再加上趙顯教給他們的奇思妙想,這四人雖然沒有什麼劃時代的作品,但是已經造出了不少新奇的東西。
比如說章季做出來的那種堅固輕盈的大風箏,已經配備了一些給各地邊軍,用來讓他們的斥候可以居高訓邊。
李清跟一群弓弩大師合力設計改造的神臂弩,也愈發成熟,第二代神臂弩比起趙希背上背的那一把要輕上不少,同時拉弓所用的力道也沒有第一代神臂弩那麼恐怖,但是同時,威力也要遜色於第一代神臂弩。
年紀最長的徐濤最近一直在琢磨著怎麼搞出大亮鐵皮,好包成鐵甲船縱橫大海,只不過鐵皮對於人工時代來說還很是遙遠,也很費時費力,徐濤做了幾個月嘗試仍然沒有太多進展。
最讓趙顯趕到欣喜的是那個平日裡悶著不說話的學生班書,這個人在趙顯的男學生裡年紀最小,如今也不過十四歲,但是他從會配置火藥之後,就一直在埋頭鑽研火藥,後來給他發現火藥爆炸時候會產生推力,然後他就用把一根老竹掏空,在裡面填充火藥,然後塞上鉛彈,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把“突火槍”。
突火槍這玩意兒,在趙顯那個時代的宋朝就有,不過這東西製作起來複雜,射程又太近,還需要點火才能使用,而且用個一次兩次,竹管就會吃不住火藥的爆炸力和熱力毀去,所以非常的不實用。
如今班書做出來的突火槍,就處在這種“不實用”的階段,並沒有多少實戰意義,不過趙顯並不在意這個,他很是開心的鼓勵的一番班書,並開始慫恿他繼續製作火器,把西方一些火繩槍跟燧發槍的基本理論一股腦告訴了他。
雖然趙顯對於槍支的製造一無所知,但是學習過西方歷史的他對於火繩槍跟燧發槍還是略有一些瞭解的。
所謂火繩槍,就是用進油的繩子代替“引信”,從而達到點燃火藥,射出子彈的目的。
燧發槍則要高階一些,燧發裝置是用燧石打火,來點燃膛管裡頭的火藥,從而達到射擊的目的。
其中相對複雜一些的後者,已經有了一些現代射擊的雛形了。
很班書詳細講了一遍槍械知識之後,趙顯從懷裡取出銀票,給三個人一人發了一百兩銀子,微笑道:“吶,這是校長給你們的經費,你們拿去做啟動資金,軍器監的資源也任你們使用,你們想到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校長這裡裡絕不干涉…”
四個半大孩子紛紛抬頭看向趙顯,一個一個目光灼熱。
對比起另外十個利慾薰心被趙睿關起來配火藥的下場,這四個學生,每一個都撐過了那一次利慾
的“考驗”,無論是出自於什麼原因,足見這四人的聰慧以及靈性。
……
四個人一人取了一張銀票,然後乖乖的站在旁邊,不置一詞。
他們四個人只要不死,在不遠的將來必然給大啟帶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可以說說可以說是趙顯給這個世界帶來的饋贈。
喜歡將白請大家收藏:()將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