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劉邦的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上前拿起了印和虎符,只聽身後一個驚詫無比的聲音響起:“漢王?”劉邦慌忙回頭,韓信就站在帳門口,白衣紅袍,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劉邦。劉邦的目的本來是想趁著韓信昨晚被眾將灌醉,又是新婚之夜,或許會懶床,到軍營早不了,這樣劉邦就能趁機來到軍營裡,用大將軍印和虎符調走韓信這十萬精兵,以鞏固滎陽的防禦。
眼下韓信都來了,劉邦清了清嗓子,說道:“咳咳,那個……大將軍,寡人呢先調走你這十萬人馬,項羽最近攻城攻得越來越急了,寡人怕就滎陽現在的這些兵都還不夠楚軍塞牙縫的,先用你這些兵以加強防禦。”
韓信顯然是不滿劉邦的做法,劉邦的行為不就和偷雞摸狗一樣嗎?
“大王若要調動兵馬,直接和臣說即可,何必……”韓信臉上沒有表現出他的不滿,手卻已經在袖子裡攥成了拳頭。
劉邦打斷道:“寡人這不是看你新婚,不忍心打擾你嘛。接下來要打的趙國和代國都不好打,他們藏龍臥虎,也有不少能人在裡面,要慎重。寡人把張耳的軍隊給你,全都聽從你的調遣。”說著,劉邦沒再給韓信說話的機會,頭也不回地出了大帳,韓信說不了什麼,弱弱地說了聲:“諾。”
劉邦的目的除了要調走精兵補充滎陽防禦外,不難看出還有另一層意思。他明知道韓信將要打的也是一場大仗,張耳的軍隊並不多,雖然劉邦沒有調走韓信的全部兵馬,但留給韓信的兵馬都是些老弱,加上這幾千老弱,也不過三萬人罷了。劉邦從冷藏韓信,到現在使用韓信,卻也使用得小心翼翼,畏手畏腳,所使用的,是這把劍最鋒利的部分,在最恰當的時候使用。至於其他時候,還要把他收回劍鞘,以免傷到自己。故而有人提出,劉邦在此時調走韓信的十萬精兵,那也是在削弱韓信的實力,以免成為自己不可控的因素。
到這裡,韓信娶親的故事暫告一段落了。故事同樣很精彩,但也同樣可以很負責地說,這基本上都是文學創作。關於韓信的妻子究竟是誰,怎樣迎娶的,史書上沒有隻言片語。不光是韓信的妻子,就連韓信的父母我們都不知道是誰,他有沒有兄弟姐妹,有沒有子女,都不得而知。我們從史書上看到的韓信,好像就是一個孑然傲骨立存於世的孤獨英雄,他冷傲,卻也有隻身一人在淮陰街頭被欺負。史書上僅僅提到了他的母親去世時,他給母親找了一塊很大的墳地。對於韓信家庭的描寫,恐怕只有這一星半點。韓信作為漢營裡僅次於劉邦的二號人物,史書對於這位英雄的家庭背景竟然隻字未提。這是為什麼呢?
想來,這也是史官的無奈。我們都知道,韓信光輝燦爛的一生卻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當他被呂後以謀反的罪名殺害時,同時也被夷滅三族,想必有關韓信家族的資料,也在那個時候被毀得一幹二淨,這也導致了後來歷代史官說到這裡只好保持沉默。當然,我們的故事是文學創作,希望在歷史沉默時,給予它一個美好的補充。
我們前文書講到了隨何帶著二十個隨從來到九江國,成功說服了九江王英布叛楚歸漢,英布傾全國之兵向楚國發起了攻擊。
九江國的叛變,對於楚漢兩家來說是都是大事。對於漢軍來說,英布的叛變給了他們喘息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的勢力得以恢複,重振旗鼓,在滎陽—成臯一線穩住了陣腳,和楚國相持不下。對於楚軍來說,他們失去了一個穩定的後方,常常會受到襲擾,面臨多方面作戰的危險局面。
但英布的力量對抗楚國還是太弱了些,因而英布遭到了楚軍的反擊,被龍且和項聲打敗,大敗而歸。而且項羽為了洩憤,到九江國去把英布的家人全都殺了。從這往後,英布和項羽從原來的好兄弟成了死敵,英布發誓,不滅項羽誓不為人,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來到了滎陽見劉邦。
劉邦的待客之道,我們前文書講過,那是極其不按套路出牌的。當年的酈食其,號稱狂生,到了劉邦手下,從一見面開始,這酈食其就服了劉邦了,在別人面前狂,在劉邦面前乖。
英布在項羽手下號稱“冠軍”,意思是說英布勇冠三軍,無人可比,英布心裡也是十分驕傲的,再加上長期和項羽這樣的常勝將軍呆在一起,他也是很傲,覺得劉邦至少應該出門迎接自己,就算是不出來迎接自己,那也應該大堂上危坐正襟,這才符合待客之禮。可是英布來見劉邦的時候,劉邦仍然在讓兩個姑娘給自己洗腳,自己這衣服也不好好穿,簡單地披在身上,還露著半個膀子。見英布進來,劉邦連眼皮都沒抬一下,依舊閉著眼享受著。英布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轉身就要走,劉邦幽幽地說:“來人,把九江王帶到東宮。”有侍衛上來領著英布走到了東宮。
英布心裡正氣呢,也沒心情欣賞宮裡的花草,徑直闖進了大堂,隨英布一起來到滎陽的隨何勸道:“將軍何故這般氣憤呢?漢王待人常常就是這般傲慢無禮,但他心裡還是很欣賞將軍的。”英布拔出劍扔到桌子上,恨恨地說:“欣賞?哼!老子拼了命地在戰場上廝殺,為了他連全家的性命都搭上了,到頭來竟然被這樣慢待!我英布,堂堂七尺男兒,怎能受這等窩囊氣!”說著,英布拿起桌子上的劍就要自刎。隨何連忙阻止:“將軍莫要沖動,您看,漢王給您選的這這住處,那是動了一番心思的。”英布放下劍,仔細觀察這周圍的佈置。仔細一看英布才明白過來,這東宮和劉邦的行宮一樣的豪華,還因為前幾天韓信在這裡成婚,房中還有一些喜氣。再看用具和奴僕,全都和漢王的配備一樣,英布恍然大悟,心中一陣感動,把劍收回劍鞘,喃喃道:“漢王……對我不錯啊。”
我們不難看出劉邦的用意,和對付酈食其一樣,英布也不是個容易服軟的人,劉邦的高明就是在英布來的時候就殺一殺他的銳氣,不要以為你曾經勇冠三軍還是個王爺在我這就可以怎麼樣,老老實實幹你應該幹的事情,我不會虧待你。不得不說,劉邦的這一招其實是很高明的。英布就算曾經是一隻虎,現在也成了一隻貓。
英布對劉邦的恨意減少了,劉邦看英布消了氣,重新給他一支軍隊,讓他隨軍徵戰。作為一個武將,英布也恢複了自己的力量。英布歸漢對於漢軍來說那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原因我們前文書提到過很多次,還有一點我們沒有說,那就是後來劉邦與項羽在垓下的大決戰,這場大決戰分為三部分:阻擊戰、圍困戰和追擊戰。這三個部分都是在九江國境內進行的,項羽一路向東南撤退的路線也都在九江國境內,最終楚霸王不肯過江東,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烏江邊自刎。這一切的故事,都發生在九江國境內。
南部戰場雖然以英布的失敗進入低谷,但北部戰場已經開始有聲有色起來了,捷報頻傳。劉邦也積極地在南部戰場繼續開闢敵後戰場,而北部戰場上,韓信大軍的第二站就來到了代國。
韓信要先打代國,也是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因為代王陳餘不在代國,代國的相國夏說沒什麼軍事才能,因而打下代國猶如探囊取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