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西漢長歌 > 第028集:約法三章

第028集:約法三章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公主行:拂雲偏愛舊相識 有病 阿暖 我的王妃生活[紅樓+聊齋] 她與駙馬的二三事 公主馭犬手劄 棄少修仙 當無明之王成為審神者 彼岸號[刑偵] 情書寫給九年後 驚蟄 武俠之旅 我撿破爛養徒弟 我真的是國服第一[全息] 拒絕攻略後成了賽博男菩薩 時間暫停以後我為所欲為(無限) 明月逐我來 是兄弟就來抱我 最近家裡管的嚴,暫時不接受獻祭 波斯刺客

書接前文。

劉邦還是皺著眉頭,看著樊噲。樊噲繼續說:“你要是住在秦宮裡,那不就是又一個秦始皇嘛!再說了,現在的軍隊已經瘋了,都在四處搶官府的金銀財寶,上街擄掠民女尋歡作樂。你要是不管管,明天起來你就不認識鹹陽了!”劉邦雖然覺得樊噲的話很正確,無法反駁,他也能隱隱約約聽到宮外鹹陽街市上傳來的哭喊聲。但劉邦還是不願離開秦宮,他聽不進他這個屠狗的兄弟說的話。

就在劉邦打算驅趕樊噲出宮之時,張良也走了進來,對劉邦說:“沛公,您確實不該住在秦宮中。百姓們所期望的是一個賢明的領導者,已經對秦宮的領導者深惡痛絕。您這樣做,就是步始皇之後塵,這一路上積攢起來的民心可就散了。”張良的話還是管用的,劉邦臉上的不悅淡了許多,但沒有發話。張良又說:“現在我們應該還軍灞上,嚴整軍紀,切不可放任軍隊在鹹陽城裡燒殺擄掠啊。”劉邦聽進去了,但還是戀戀不捨地看著秦宮。張良看出劉邦的心思了,顯然劉邦離開秦宮的決心還是不夠堅決,於是說道:“良以為沛公是胸懷天下的智者,如今看來竟然只是一個貪圖眼前富貴的人,您若是隻想當鹹陽一富家翁,那良就告辭了。”說著,張良轉身而去。剛走了幾步,劉邦大聲說:“傳令,集結軍隊,還軍灞上!”張良剛剛那番話是故意說給劉邦聽的,也是告訴劉邦應胸懷大志,不能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劉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有正常的七情六慾,也會對金銀財寶動心,也會貪戀功名利祿。但是劉邦不同於一般人的是,他能剋制自己的私慾,他能為了更高的利益放棄眼前的小利,這也是劉邦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邦穿戴整齊,來到秦宮宮門前,見軍隊已經集結完畢,可是再一看自己的文臣班子裡少了一個人。少了誰?蕭何。蕭何哪去了?劉邦也在著急,只見遠處駛來幾輛馬車,馬車裡裝的全都是竹簡布帛。如此幾輛車在眾人面前停下,大家都吃驚不已。蕭何從最後一輛馬車上下來,來到劉邦面前,施禮說道:“主公,這些都是我從秦國丞相府中找到的有關秦國的律令文書,地圖文獻,留著這些,對您以後幫助很大。”蕭何明白劉邦的心思,所謂的“以後”自然就是指怎麼治理關中,甚至怎麼治理天下。秦國能夠統一六國,所儲備的資料自然不會少,而且可以說是當時天下最全的。在大家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忙著搶金銀財寶的時候,蕭何卻仍然很冷靜地來到了秦國的丞相府,把這些珍貴的資料拿了出來,並對其進行整理儲存。

我們往後看,劉邦的行軍打仗與治理國家,幾乎是離不開這些資料。天下的險要關塞,沃土平原,這些都是打仗所需要了解和用到的資料。同樣,治理國家需要法律,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已經有了法律的基本雛形,有《秦律》可供參考。西漢政權確立後,蕭何根據《秦律》,在此基礎上制定《九章律》,這是一整套法律。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蕭何給劉邦拿出來的新法就三條:殺人償命,傷人及偷盜者受罰。蕭何建議劉邦廢除原來秦朝的苛法,約法三章。劉邦當即同意,新法很快傳播開來,老百姓們都知道了劉沛公的約法三章,更是擁戴劉邦了。為什麼劉邦一廢除秦國苛法,老百姓們就那麼高興呢?要知道,秦國苛法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連坐,一人犯法全家人陪著,鄰居也跟著遭殃,而且秦法之嚴,老百姓們只要稍稍不小心就會犯法,面臨塌天大禍。由此可見,劉邦廢除秦之苛法約法三章的誘惑之大。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約法三章其實沒有什麼實施性,三條法律就能概括所有的刑法嗎?其實劉邦要的並不是馬上建立起來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他要的就是現在暫時的穩定,治理國家就像熬中藥,需要慢慢熬,要是用急火,藥會糊的。秦始皇就是用急火來熬天下這碗“中藥”,結果是什麼?就擺在眼前,二世而亡。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劉邦所廢除的,是秦朝的苛法,秦朝諸多律法當中也有治國非常靈的律法,這些律法,劉邦都予以了保留,並且還保留了秦國的基層官吏。上層的重新改組那是為了適應新的統治者,但是這個政權還是要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的,只要打通了中央與地方的橋,劉邦的政權就算是穩固了。劉邦打通這座橋了嗎?前文書我們講過,劉邦得到了關中的民心,這座橋穩了。

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出蕭何的宰相之才和劉邦的善於取諫,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聽了手下人的建議。但是劉邦現在成事了,他的周圍也出現了一些阿諛奉承之人,說一些花言巧語混淆視聽。

就在老百姓們爭著給灞上的劉邦軍送糧食,送酒肉被劉邦一一拒絕時,有人就對劉邦說:“關中地區富庶,您又是第一個入關的人,您要是把函谷關一封,把各路諸侯擋在關外,那您就是關中王了。”劉邦聽了這個人的話,封鎖了函谷關。然而這個舉動卻給劉邦帶來了大麻煩,甚至差點丟掉自己的性命。後文書我們詳細講,我們再來看看項羽的情況。

項羽在殷墟與章邯歃血為盟,共同來到關中。看到函谷關封閉,不讓自己進去,項羽大怒,尤其是聽到守關的人說他們是奉劉邦的命令阻止其他諸侯入關,項羽才明白,劉邦果然先自己一步來到了關中,心中自然不悅,命令自己手下的第一驍將英布武力破關,進入了關中。項羽進入關中,一聽說劉邦在灞上駐軍,總兵力只有十萬人,項羽打算用自己的四十萬人直接滅了劉邦。

為什麼說劉邦封鎖函谷關的事非常不理智呢?原因有四——

第一:現在的天下大局是項羽說了算,他勢力最大,領著諸侯聯軍攏共四十萬,算是天下最大的一股勢力。他對於懷王之約深表不滿。而劉邦在關中得意洋洋的原因就是靠著這個懷王之約,但是劉邦說了不算,在那個時代,實力說明一切。項羽不想承認懷王之約而且說話算數,劉邦自然討不到好。

第二:項羽想要主持天下分封。殷墟時他與章邯約定封章邯為雍王,而分封之事應當聽從楚懷王安排。由此可見,項羽不但不承認懷王之約,還要無視楚懷王。

第三:項羽不希望由一個人總領關中所有的土地和權力。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其封地只佔了關中的一部分,說明項羽還想把關中的土地分給其他人,這就說明瞭關中王權力之大,土地之廣,項羽當然不希望劉邦獨佔關中之地了。

第四:劉邦的勢力太弱小了,他忘記了自己手下只有十萬人,項羽手下可有四十萬人啊,一個函谷關怎麼會擋住項羽的大軍呢?

話說回來,項羽又為什麼不願意承認懷王之約,還要無視楚懷王呢?原因還是兩家的結怨。本來楚懷王對項家就沒什麼好感,自己的身份不過就是個傀儡,那是項梁的政治大旗,楚懷王心中當然有不甘。項梁死後,楚懷王果斷地把政府班子替換成了自己的人,削弱了項羽不說,還培植了劉邦作為項羽的牽制。項羽入關被否定,救趙只能做副將,那更是激化了項羽與楚懷王的矛盾,項羽殺宋義就是矛盾爆發的表現。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離婚錯撩後,被京圈太子爺嬌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