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的人也應該聽過一首詩: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常言: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
後世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其它的不多說大家也知道了,各位想要拍賣的來賓交了壓金就可以上前細看了。”
“原來揚州八怪難得糊塗鄭板橋啊,交錢看看……”
上前交壓金的人不多,不敢。畢竟是千萬級別的拍賣品。有些有錢人又不感興趣。
近年的書畫成倍增長,很是火熱,有錢買了放幾年就翻倍了。
但最怕的是碰上了贗品,藝術品價格越高,高仿的產品質量就越高,有些仿品居然比真品還貴,當然這只是少數。
藝術品在於的是歷史的文化悠久,而不是有多精美。
“雲兒……去交壓金,這畫如果是真的,就拍下它……”
李正先帶著痴迷的目光望著《蘭竹石圖》,嘴裡喃喃唸叨:
“掀天揭地之文,震雷驚電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因不在尋常蹊徑中也。未畫以前,不立一格,既畫以後,不留一格。”
他所念著的是這幅畫左下角畫中石頭題字,是鄭板橋去世前一年所作的兩幅最出名書畫之一。
他一生最喜歡的畫家就是鄭板橋,家中也有幾幅,但和這幅是沒法比。
想不到竟然讓他碰上了,內心既興奮、又憂愁,這幅畫要拿下不容易啊。
他最為景仰的是鄭板橋以竹蘭石書寫的意境。
竹子的高風亮節,堅貞正直,高雅豪邁等氣韻。
石頭裡蘊藏著剛直不阿、氣宇軒昂的品質。
蘭花一樣幽靜、持久、清香,不浮不躁,不爭的高潔品格。
他提出:眼中、胸中、手中三竹。
把主觀與客觀、現象與想象、真實與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師承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境界。
他的書法看似隨筆揮灑,不俱一格,細細觀之卻產生跳躍靈動的節奏感。
他的狂草一字一筆,兼眾妙之長,官場中的黑暗,對不平事盡灑之。
鄭板橋之行楷,皆不受前人束縛,自闢蹊徑。然為後學師範,或墮魔道。
參與拍賣者並不多,只有十多個人交了壓金,一一等候著看下是否真品,有很多人都帶著鑑定師或者掌眼師父。
與人高的畫掛在當空,用了一四方不鏽鋼架圍著,以防人向前跌倒碰著畫幅。
很快就輪到了李正先他們,站在畫前用放大鏡觀察。
李正先和李夢雲兩父女很專業在仔細看,鬼一對鄭板橋的書法認識不深,只是憑著感覺在畫上下打量著。
他覺得是古畫,是不是真跡就沒法去肯定。
站著不動之時,一陣涼風從頭上吹下。
蘭竹石圖也跟著輕微擺動了一下,剛開始鬼一他還沒注意,幾次之後突然間發現好象有什麼不對勁。
仔細看了幾次,才發現了此幅畫上下襬動居然是很齊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