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嬤嬤連連點頭:
“老爺,太太都是善心人。”
劉二女端著餃子回窯洞。
“別盡顧著喝酒,先吃一碗餃子。”
她一臉獻寶樣:
“這回是酸菜餡的。”
她邊擺碗,邊感慨:
“咱們這十里八村的,即便醃酸菜,吃的時候也都是就饃饃、配小米稠飯,那裡想到做成餃子,偏外面人花樣多。”
“我聽牛嬤嬤說都驚了。你沒回來時,我們都試過幾回了,我吃的還行,你嚐嚐可合你的胃口。”
張知勁配合著吃起來,很快一碗餃子下肚子。
“不錯!”
放下碗,剛要再喝一口酒,卻見酒杯不見了。同時,旁邊傳來一聲啼哭聲。卻是仲書趁劉二女夫妻沒注意,偷偷拿了酒杯嚐了嚐。他人小,又從來沒喝過,可不是被辣到了。
劉二女趕緊抱起來哄,回頭一看閨女——只見阿圓啃著一個雞腿,吃著靜靜有味。
她頓時覺得啼笑皆非。
張知勁看著眼前忙亂又溫馨的場景,心裡只覺得很滿足。
夜漸漸深了,主僕兩桌也都吃飽喝足,眾人一起動手將席面撤了,然後輪流梳洗,各自歇息不提。
次日,劉二女難得起了個晚,知道仲書和阿圓已經吃過,他們夫妻乾脆也不吃早飯了,只等著吃響午飯。
夫妻兩人坐在炕上,有一搭沒一搭說著別後情形,兩個孩子炕上炕下的玩得不亦樂乎。
就在這時,忽聽得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知勁皺皺眉,下炕穿鞋。
“老爺!太太!是長房鬧起來了。”
門外,瓊雄隔著厚厚的簾子稟告。
一聽是張秀英的
“我們都去看看。”
張知勁點頭,夫妻兩人帶頭,正好張家善也聽到聲音出屋來,大家一起出了大門。
直走一小段路,往左拐,這裡原是一塊u字形的低窪地,當年被張秀英的父輩因地制宜修了三面窯洞房屋。
所以張知勁他們來到挨著自家這面的窯頂,從上往下一看,院內的情形便呈現在眾人眼前。
只見院內兩個人在打架,定睛一看卻是張秀英的大哥二哥。
這兩兄弟沒起大名,平時外人叫他們張大、張二,家裡人叫老大,老二。
此時,兩人全不念一絲兄弟情分,打的難分難解,兇狠異常。
張秀英二嫂心疼男人想幫忙,被張大媳婦王寡婦攔了。礙著男女大妨,張秀英他爹她倒是沒攔,可他年老,最怕摔啊碰啊,反而不敢到近前,只在邊上使勁喊別打了,奈何兄弟兩個沒一個聽他的,氣的張老漢不住的破口大罵,倒像是為此情此景配音。
“反了,反了,這怎麼沒人攔著?”
張家善看的火冒三丈,見本家好多人都出來了,卻都在一邊躲著看熱鬧,剛要吩咐張知勁帶著人去分開打架的兩兄弟,張裴氏從石頭砌的,雨天當出水道、晴天當稍近道走的小斜坡路上來了。
“善兄弟快別喊了,沒用!”
她稍稍平穩下呼吸,道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