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女不禁好奇的去看那有印子的一句詩,只見它寫的是: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起。”
劉二女很頭疼,她也就認識幾個字,至於其中的意思她真是如同看天書一般。
正自思考著是不是找人去問問,又去問誰,張伯書端著一盤餃子過來了。
“祖母讓我送疙瘩給娘嚐嚐。”
村裡的話,餃子也叫疙瘩。
劉二女慌忙站起來:
“好,你先坐著,俺去拿個碗。”
說完,她利落的將張伯書端的碗騰出來,見兒子面上拿著那本詩集在看,其實在偷偷看福圓。
劉二女心中一動,沒話找話:
“你可看的懂?俺想著空閒時看會兒書,可惜只認的全字卻不知道啥意思。像這詩”
她指著那句話:
“你看這中間像不像兩個人名,你說他們是誰啊?咋還被人做上詩了?”
還別說,張伯書可能沒學過這首詩,但他還聽過這兩個人的事蹟啊。
張伯書耐心的解釋了一番。
劉二女大喜。
等張伯書回去,張陳氏和張家善已經吃開了,見他進屋,趕緊親切的招呼:
“餓了吧,你快吃。我去看看你外曾祖父去。”
進屋卻向老父止不住的抱怨: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也不知道留伯書那麼久幹啥?別是憋著什麼壞吧?早知道不讓伯書去了……”
陳老爹一邊慢騰騰的吃餃子,一邊漫不經心的道:
“能幹什麼?就你多心。”
他指點閨女:
“不讓伯書去讓誰去?家裡就他一個小輩兒,小孩子就該勤快點,多經點事。要我說,你很不必看的那麼嚴,這麼長時間了,伯書他娘那人你還沒看明白?再說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人家還挺孝敬的,但凡有啥差樣的不給咱們送點。”
張陳氏不服:
“我讓她送了?借花獻佛,拿人東西做人情倒順手。”
陳老爹無奈,搖搖頭顧自吃餃子去了。
傍晚時分,張家元回來了。
叫上張家善、張知勁、張知孝幾人聚在郭大儒的屋裡說話。
“到底怎麼回事?人怎麼沒了,又怎麼封伯了?”
按說不應該啊。
張家善真真是一頭霧水。
張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