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你日後跟三伯合葬。”
但是其他的就別提了。
李老太太不甘心。
“我就白白被那殺千刀的小賤人害了。”
要知道有今日這出,她該早做打算,何必存著一絲僥倖,弄到如今的地步?
千金難買早知道啊!
“這不成。”
時人講究的就是孝道,老輩們如何過分那是老輩自個不尊重,但小輩們不能不孝順。
婆媳是冤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因此誰家有個吵吵鬧鬧的很平常,族老長輩們也不大會管,但是鬧出人命這種事不能發生。
畢竟鄉下人家底薄,靠的就是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那一套才能傳承下去,若是今兒放過這個,那不是明擺著讓其他人有樣學樣?
別的人家他管不著,張家還由得他說了算。
不過那都是日後的事,如今這事不能被扯出來,要不然帶累張家的名聲。
兩人達成共識,避出去的人又被叫回屋,七房的兩個下人說不得著急之下就翻牆進來了,事情得趕緊定下來。
張家元先將他與李老太太的談好的條件講明。
張家棟才是老三房的當家的,裡面擱著親孃後孃,這事得他吐口才不落埋怨。
張家棟開始彆扭,雖然他差不多是被後孃帶大的,親孃到底是親孃,給親孃添堵的事他不願去做。
不過轉念一想,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
要真較起真來,李老太太是他親孃提議,他親爹點頭然後才進門的,三人生前既然樂意成一家人,想必死後也更想團聚,他做兒子的還能不孝?
這事妥當,再說下一件事:
“張家不能出醜事,黃米子媳婦的錯以後再算。只說當下,人總不能無緣無故的摔了,對外面總得有個說法。”
張家棟黃米子去墳上了沒聽到,張裴氏卻一直都在,想想小楊氏去報信時旁人的那些議論,她出主意:
“要不然就說二老太爺不放心後輩,將老太太帶走了?只是大伯子帶走弟媳婦這行嗎?”
張家元一錘定音:
“就這麼辦。”
不然怎麼辦?是說實情還是說先生看的日子不好?
小楊氏做的事他都不稀罕說了。
只說把事情推到先生身上,他倒是不怕得罪人,可事實在那兒擺著呢,總不能無緣無故的冤枉別人。
再則,就算他們昧著良心那先生願意嗎?事情鬧大了還不定誰吃虧呢。
當晚,李老太太在子孫包圍中含恨而終。
喜歡卸甲將軍寡婦妻請大家收藏:()卸甲將軍寡婦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