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裴氏勸她:
“你別想了,長房的人就那德行。一家子小做想,一輩子辦不了大事。”
她是這麼說,劉二女卻哪能不想?
畢竟這裡面可牽扯著陰私,最可憐的是宋氏,也不知道她知不知道,應該是不知道,不然不會一直那麼太平。
只是,躲得了一時,躲不開一世。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這事日後鬧開呢?
其實不用等到日後,與此同時,就在劉二女不知道的時候宋氏已經鬧開了。
雖然王寡婦鬧上門時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但她畢竟還有顧忌,因此事情開始就只有長房人知道。
後來因為住得近,族裡其他人也有知道的。
不過,此事到此就被知道的人不約而同的打住了,到底傳出去有礙名聲,外人提起來族裡也跟著丟臉。
只是宋氏不在此列,她嫁過來也十來年了,族裡也有相好的長輩妯娌,哪能不跟她通風報信?
宋氏一聽,想起以前親眼所見的事不由得炸了。
對於張知壯外面有人這事吧,宋氏以前那是真不知道。
她那時候全副精神光憂心不能生這事了,雖然作為夫妻也感覺不對勁,但真沒那份心思去計較。
到底她是名正言順的髮妻,只要有子那才是穩如泰山,其他都是虛的。
何況,若那時候真鬧出來,萬一沒事也弄成有事,然後男人一生氣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休了她另娶了外面的女人咋辦?
畢竟無子被休,到哪兒都說的過去。
可如今不一樣了。
原本兒子出生後,張知壯已經改邪歸正浪子回頭。因此,哪怕後來被她撞見王寡婦在張知壯跟她斷絕關係後還不死心偷偷找上門,她也沒放在眼裡,而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王寡婦竟然也要嫁進張家了。
天下的男人難道死光了?不說其他地兒,光村子裡娶不上媳婦的男人就不老少,憑啥都往一家擠?
是不是不死心?是不是男人不老實,兩人還勾搭著?還是某人向她示威來著?
一個勾三搭四水性楊花的賤人也配給她氣受?
宋氏放下心頭寶大兒子,就準備衝出家門打上長房去,幸虧被張知壯眼疾手快攔了。
放在宋氏眼裡更覺得怒火中燒,一心以為他包庇那狐狸精,氣極之下便忍不住先朝張知壯身上招呼。
張知壯不敢還手,只能去躲……
這麼一鬧,自然瞞不住同住一個院子的其他人。
其實這事吧,張老五夫妻,張知少早都知道,但這會兒哪能露口風,那不是火上澆油,只能邊罵張知壯邊勸和。
——到底這種亂七八糟的男女之事不好聽,捕風捉影的都能帶累了自家的名聲,更何況真事乎?
孫月月起先是不知道這樁風流韻事的,但時間久了,夫妻之間也沒避諱,還能不聽張知少說。
本來還她們妯娌不和,她還暗暗看宋氏的笑話,想著你就算生了兒子又怎樣?男人都被外面的女人勾搭了。可如今一聽張老五他們的話,對啊,他們是一家子,一損俱損,牽連到自身,便也趕緊來勸。
一家子七嘴八舌的,配上掙甩抓打的動作,一時間竟頗為熱鬧,幸虧上街暫時就他們一家,要不然這麼鬧騰,早就惹人爬牆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