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早該習慣,奈何人都有私心。
沒誰願意把自己千辛萬苦掙來的產業拱手讓人,也不願意自己半輩子風光,臨老臨老卻看繼子的眼色過活,偏偏他這輩子什麼都順,還就兒女緣分實在強求不得。
無奈之下,趙父只得把主意打到了唯一的女兒張趙氏身上。
到底是親生的,是他這輩子唯一的骨血,想著招個上門女婿也算一條路。
既讓他以後得個外孫能繼承家業延續血脈,也能讓女兒過得舒心,不用像其他女子一樣去婆家受苦受累,簡直是一舉兩得三方得利。
不過,有利就有弊,要想好事成真,其中也有一個不可大意的之處,那就是女婿的人選一定要挑好,要不然面對的就是前拒狼,後迎虎兩面夾擊的局面。
那樣,還不定比讓本家人吃絕戶強呢。
畢竟本家人也姓趙,礙著幾分親戚情面,也不會把事情做絕,大不了就是把閨女嫁出去不礙眼完事。
最壞的也就是不給陪嫁,但族人只有不傻,為了名聲上好看,就是做個花架子估計也得做。
可上門女婿就不一定了。
他混跡這麼些年,那種佔了你家的產業不算,最後還把你閨女害死了的贅婿大有人在。
笑話莫提,既然有了打算,女子年華易逝,他當然早早相看起來。
可惜,也許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討厭,他看來看去總能挑點毛病,也就總沒個正經的人選。
最後,還是張趙氏先看上了在他們家鋪子上做工的張家次。
早就說了,張老五長得就不錯,作為他的兄弟,張家次自然也不差。
正好張家次又進的是離趙家不遠的鋪子。
趙家是商戶,且不是那種富可敵國或規矩大的,經常往來鋪子那都是常事,一來二去的兩人日久生情很平常。
人本就是自個招進門的夥計,趙父對張家次理所當然比閨女瞭解,他顧不得為兩人私相授受暗通款曲生氣,首先考慮的就是張家次這個人選合不合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看來看去,尋思了又尋思,要說起來張家次的人品性格的確是個好的。
本事雖然不大,但在他看來剛剛好。畢竟本事大的他也憂心人家看不上他這一畝三分地,然後不是人留不長久,就是把他家一把掀了。
再說,錦上添花的是張家次還有幾個出挑的兄弟,就比如說能幹的且在縣衙的長兄。
雖然現在位卑言輕,但架不住自家有錢啊,了不得自己捨棄大筆錢財,再加上對方轉營的本事,未必不能往上升官,那時候還能沒有他們兩家的好日子?
……
只除了身子骨兒弱外加認死理死活不入贅。
偏偏這兩都是大問題。
趙父都想硬著心腸棒打鴛鴦,也是張家次有運氣,隨後的其他人選不是人品有瑕——讓他看不上。就是和趙氏本家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寧缺不能選。
眼看張趙氏年齡大了耽誤不得,還整日擺出一副非君不嫁的架勢,一個疼愛子女的父母又哪裡犟得過自己孩子?
得了,天下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對比之下,也只能是這個了。
隨後雙方各退了一步,他將女兒嫁出去,張家答應將來過繼給他一個外孫。
眼看煮熟的鴨子飛了,趙氏本家人自然合夥兒阻攔。可惜因為趙父態度強硬,大有不惜魚死網破的意思,本家人誰都不想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也只能暫且作罷。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