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的獨子雖活著,但說句難聽話‘除了多一口氣兒,與死人也沒啥兩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三張家善沒子女。
老四張家嗣的獨子就是張知勁。
老五張老五,三個兒子——知青已去世了。
知壯媳婦兒目前有身孕快生了,可她的身子骨誰都能看出來,可能這輩子也就這一胎了。
而知少——還只是定親,媳婦兒還沒進門兒呢,誰知道兒女緣怎麼樣?
與她想比,畢竟劉二女已經證明了自己。
於是,看在這一點兒上,他輕聲細語的勸道:
“也不是不行。最起碼能生下伯書,這就是本事。
老話兒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真說起來,咱們在這子女上,除了老五稍稍成器點兒,都有些對不起祖宗。
若侄媳婦嫁給知勁,到時候生個三男兩女的,四弟這一房,咱們這一支,也算人丁興旺了。
這也是福氣不是?”
“胡說!”張家元看這個二弟不跟著勸,反而死勁拖後腿,當即就發作了:
“什麼能生是福?有多少子女,那都是老天定好的,豈是你肉眼凡胎就能看得穿的?
她嫁給知青能生伯書,焉知跟知勁就能生得出來,更何況還生男孩兒?
到時候倘若萬一連這點都不能得償所願,你不是害了知勁?
再說,有一個好母親,才能興旺三代人。若只生不管,以後都是敗家子,那還不如不生。”
張家次不敢苟同:
“那萬一侄媳婦兒真有這福氣呢?我看伯書就挺好的。”
張家元差點兒被他的話噎死,接著不以為然:
“那也不行。門不當戶不對的苦楚,你又不是不知道。”
話剛出口,張家元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很有些諷刺自家兄弟之嫌。
——當年,因為各種原因,張家元五兄弟各有各的機遇。
就好比張家次,十幾歲就出來給人做學徒,受苦受累不說,還因為吃不飽累了一身病。
也多虧後來東家小姐看上他了,要不然說不定早去世了。
也所以他的婚姻也與一般人不同——雖然不是上門兒女婿,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而歷來上門女婿都不是那麼好做的?
張家次不出意外的吃了很多委屈。
——換個人兒早受不了了,或者也得記恨在心,早晚想著報復。
幸虧張家次人平和,又一直記著岳家的恩情,這日子倒被他過下來了。
話說回來。
要不說張家次平和呢。被大哥挖苦也沒生氣。
——到底是兄弟,一個鍋裡吃過飯,還能沒個矛盾?若真事事計較,也太小肚雞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