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都是騎兵,而且公孫瓚的大軍還沒有完全頂上來,所以公孫瓚也不急著和劉悅廝殺,只是接連兩日,劉悅都不曾露面,公孫瓚可就有了一些懷疑,劉悅到底怎麼回事?
如此三天以後,公孫瓚按耐不住,感覺到事有蹊蹺,隨即策馬去新軍大營前叫陣,無論怎麼咒罵,也不見劉悅出營來,難道劉悅已經走了?有了這個念頭的公孫瓚,當即調集兵馬,準備偷襲新軍看看,結果當天晚上,新軍竟然跑了,忽然就失去了蹤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新軍一走,公孫瓚就知道劉悅肯定是不在了,但是如今文丑和徐晃已經屯兵,加上高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萬餘,公孫瓚也不敢輕視,畢竟文丑可是河北名將,而徐晃也是新軍的名將,除了一身武藝更是善於用兵,真要打起來公孫瓚也沒有十足把握.
但是公孫瓚還不知道劉悅已經到了濮陽,此時正等待著曹操攻城.
公孫瓚一時片刻不敢隨意開戰,就算是動起手來,有文丑、徐晃和高覽,還有鞠義,公孫瓚絕對討不到一點便宜,雖然文丑和徐晃不可能完全將勁使到一起,但是也不敢太過分了,聯合還是會聯合的,否則出點閃失,劉悅也饒不了他們.
按照劉悅的打算,徐晃和文丑不需要和公孫瓚決戰,也不需要擊敗公孫瓚,只需要拖住公孫瓚就行,所以就已騎兵巡遊,雙方僵持在這裡,甚至不時的派出一隻偏軍去騷擾,不時的敲打公孫瓚.
除了濮陽戰事,還有另一個地方也在醞釀著,那就是代郡,隨著公孫瓚的大軍被拖住,代郡的劉和就有些按耐不住了.
劉和於公孫瓚有殺父之仇,只是實力懸殊之下,劉和不得不隱忍,但是隨著公孫瓚絕大部分的兵力被劉悅牽制住,幽州就有些空續了,於是就有鮮于銀找到了劉和.
鮮于銀是劉虞的舊部下,對劉虞忠心耿耿,一直想著給劉虞報仇,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而如今機會卻來了,察覺到機會的鮮于銀就找到了劉和.
這所謂的機會也是他府中的一位門客說起來了,以此酒後,門客就分析瞭如今天下大勢,其他的州郡和鮮于銀沒有關係,但是劉悅攻打冀州,卻是劉和的機會,也是鮮于銀的機會,到時候公孫瓚和劉悅不管誰輸誰贏,那麼必然會被拖在冀州,這就是劉和兵下幽州的時候.
除了鮮于銀,還有閻柔和鮮于輔等人,甚至於烏桓王庭的搨頓也支援劉和,並且送給了劉和五百匹戰馬,劉和加上五百匹戰馬就組建了代郡騎兵.
劉和不會知道,這所有的一起都是新軍的奸細慫恿起來的,包括他的手下,其實也有不少的諜營奸細,只是劉和不知道罷了.
殺父之仇,本就是劉和心中最大的痛處,其實哪怕是知道是故意慫恿,劉和也無法拒絕,因為現在的確是最好的時機,公孫瓚將大軍調到了冀州,而且和新軍膠著,被新軍拖住,劉和才能好起事,不至於被公孫瓚殺個回馬槍。
不過劉和只要想要報仇,還必須要依靠劉悅,因為別人拖不住公孫瓚,這也是為什麼當劉悅派人找到他的時候,劉和是一拍即合,就已經投靠了劉悅,想要消滅公孫瓚為父報仇,劉和自己的力量還是太弱了。
“不用發出繳文,直接發兵進攻涿郡——”劉和很務實,直接來了一個不宣而戰,在公孫瓚和新軍膠著的時候,劉和與閻柔合兵兩萬忽然發動了偷襲。
隨著劉和的動作,幽州的局勢變得動盪起來,涿郡只有五千兵馬,涿郡太守鄭丹是公孫瓚的心腹,不過此人不善軍事,平時治理地方還行,但是說到打仗卻哪裡是閻柔和劉和的對手,況且涿郡還有劉虞曾經的舊部作為接應。
閻柔善戰,劉和善謀,兩人輕裝簡從,甚至沒有帶過多地輜重,而是輕兵趕到了涿縣不遠,沿途沒有驚動任何人,一路從無人之處繞過來的,在涿縣的奸細的接應下,就藏在一處山谷中,只等第二天就會進攻涿縣。
可憐鄭丹不知道兵禍臨頭,這天晚上還與小妾喝醉了酒,一直睡到了第二天的日上三竿,只是這天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就有奸細買通了守衛,然後依照慣例在卯時一刻開啟了城門,這時候鄭丹都還沒有睡醒呢——
喜歡三國我為皇請大家收藏:()三國我為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