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幾天他跟‘二蛋’都在製作紙殼彈。
現在沒有那種一震動就爆炸的火藥,所以子彈的點火非常的麻煩。
有了銅之後,一些本來被卡住的工作現在便可以進展下去了。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生產子彈頭。
‘呆子’那裡鑄造出了大小几十個紅銅把手。
交給‘蛾子’進行一番雕刻之後,外形還算比較好看。
然後裝到這些實木傢俱上,外觀非常的好看。
‘呆子’也按照馬林的說法鑄造了幾塊圓盤狀紅銅,一面非常的光滑、平坦。
但是馬林並不知道怎麼進行打磨才能讓它成為合格的鏡子。
他需要非常細的沙子。
他這裡沒有那麼細的沙子,他也不知道從哪裡去找。
於是就沒有銅鏡能使。
在天氣晴朗的某天他又帶著人前去那個發現銅的山溝。
先是在一邊建立黏土窯燒石灰。
隨身也攜帶了一些石灰粉,撒到那個山溝裡,給衣服、工具、面板上也撒了很少的一些。
接著開始進行挖掘。
把上面的土層給挖開,露出下面的合金礦石。
這個礦到底會有多大他也不清楚。
確實看到了錫。
以後焊接金屬會容易很多,他的打氣筒、蒸汽機的製作都會簡單很多,此外還能加工青銅。
這裡距離鐵爐村不到一天的路程。
馬林正在考慮,製作一個火車頭是否合適。
關於火車頭應該怎麼製作,他心裡充滿了問題。
尤其是火車頭用的水,他覺得實在是太麻煩,如果不用軟水,鍋爐爆炸後果很嚴重,如果使用軟水,他只知道一個辦法就是蒸餾然後冷凝。
火車頭在銅礦與鐵爐村之間來回跑,每次停靠都得加水。
這段距離有二十多里。
如果鋪鐵軌的話需要的鐵和枕木的量是鐵爐村沒有能力生產的。
因此他們最好能夠用風力在水上運輸,或者用畜力從陸上運輸。
三十多里,不遠也不近。
他們的人口不支援他們搞多大規模的生產。
這個礦到底能夠給大家帶來多大的益處,他也說不準。
他們先前來這裡不知道為什麼中毒了,所以非常的小心,儘量不讓粉塵落到面板上。
‘呆子’要求在這裡建立爐子鍊銅,把成品銅給拉回鐵爐村,這樣子運輸的壓力會減小一些。
為了運礦,馬林覺得大家可能需要更大的船,比如二十多米長的,最好能夠再裝三面帆。
到了現在他們依然沒有嘗試製作過帆船,不熟悉它們的效能。
帆夠大,船的動力便足,拉貨的時候比人力輕鬆。
對帆船的實驗需要快點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