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爐子半噸重,木炭半噸重,他對總重量的估計就是沒錯的,蒸汽機這一大堆東西有兩噸重。
加上車子兩噸半。
想用來從事農業生產還是算了。
如果裝上一個二十米長度的木船,尾部裝螺旋槳,還是能夠推動它向前跑的。
但是他們目前的生產能力造不出二十米的木船。
六七米長、兩米寬的木船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種考驗了。
兩點五噸的蒸汽機要是裝在這艘船上,得裝在中心位置才能不沉。
然後想帶動船尾的螺旋槳就不方便。
是否有能力帶動?
其實還是有能力的。
如果使用明輪驅動,螺旋槳裝在側翼,那速度太慢了。
怎麼從中間向船尾傳輸動力呢?
馬林的想法依然是曲柄連桿裝置帶動齒輪。
齒輪組驅動螺旋槳。
只要這個蒸汽機的力氣夠大,船就會前進的非常快。
如果這艘船能夠有十米長,三米寬,驅動就會簡單很多。
或者把船尾給做的比較寬,承重能力比較強,蒸汽機裝在船尾。
想了一番,船長度八米,尾部寬度三米,他們的木工是能夠生產出來的。
蒸汽機與沒入水中的螺旋槳直接相連。
因為船的重量,它的驅動力也不是那麼足,所以它的前進速度大約會跟步行比較接近,或者能夠比步行稍微快一點。
如果增加鍋爐的體積,大約力氣還能更大一點。
三頭牛的力氣拉這種體積的船航行,是容易還是不容易呢?
此外這種船是否容易傾覆?
出一趟遠門需要攜帶多少木炭?
總不能攜帶幾噸木炭吧?
仔細的考慮一番,他這種蒸汽機到底行不行?
他覺得只能設計的這麼好了。
如果想獲得更大的力量,就得提高蒸汽機的尺寸,也提高鍋爐的尺寸。
它的總重量也會變大。
那麼想讓前述十米長、三米寬的船開的更快一點,到底應該把鍋爐、蒸汽機給做多大呢?
他覺得把鍋爐體積增加一倍,蒸汽機長寬高都略微增加一點,應該是能行的。
但是這樣子一來鍋爐、木炭、水的重量可能會達到三噸。這麼一艘船真的挺得住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想了大半天。
船尾吃水是不是會非常深?
似乎確實會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