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都去休息。
腳手架並不拆。
馬林檢查了一下水泥的存量,得有一噸,應該是夠用的。
他決定明天早上開始燒一窯石灰。
這座小樓的內牆需要粉刷石灰,他不知道需要多少。
很簡單的吃了一頓晚飯。
他到車間中揮汗如雨的打磨著一顆鋼珠,希望效率能夠變高,手藝能夠變好。
其實白天非常累。
他自己爬到了二樓樓頂,參與鋪瓦。這些原始人都沒有這種經驗,需要他當場進行說明。
樓梯板的安裝也花費了很久,同樣是因為原始人不懂得樓梯是種什麼東西。
想裝樓梯板需要在牆上掏洞。
板子壘好後兩塊板中間的縫也要用磚頭給堵起來,這樣子樓梯上才不會漏東西下去。
樓梯下面的空間叫做樓梯間,可以用來儲藏東西。
他把需要掏空的位置都給畫了出來。
為什麼當初壘的時候不把洞給留好?
因為他也沒經驗,心裡沒譜。
怎麼掏出這些洞的?
用鑿子鑿,錘子敲,弓鑽打眼。
水泥畢竟不如磚頭結實,對著水泥下手比較容易。
有些事情他必須接受現狀,比如打磨鋼珠,就是無法快速磨好。
所以只能花大力氣忙活,並希望效率能夠逐漸提高。
磨出了一身汗,衣服也都髒兮兮的。
去洗了個澡,在筆記本上記錄了今天發生的事情,然後才去睡覺。
紙是竹筍村用竹麻生產的白紙,非常的乾淨。
他的筆記對於後人來說可能都是寶貴的歷史記錄。
他主要講述的都是工作進展,即使在這個時代,重要的工作依然需要留下可供翻閱的記錄。
機器織布機的問題又把他給搞的非常累。
他現在開始產生一個念頭。
他希望蒸汽機的每個功能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軸,時間到了它就自發的展開工作,做完自發的停下,等待下一個週期。
他不知道怎麼實現這種功能。
那個觸發事件、終止事件的迴路已經把他給難的夠嗆了。